2010年3月底,长航油运船舶管理部所属大庆436轮顺利完成了船体测厚和年度检验修理工程。该部通过积极部署,果断决策,将大庆436轮年度检验和船体测厚两项工程“合二为一”,节省了船舶修理成本70余万元。
改造或淘汰大庆436轮 需全船测厚后订方案
为加强水域环境保护,降低重大油污事故风险,提高国内航行油轮的安全与防污染技术水平,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船舶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要求,交通部决定提前淘汰国内航行单壳油轮。
大庆436轮为1984年建造的单壳体油轮,属于26年的老龄船,长航油运已将该轮列入改造或淘汰日程。船舶管理部依据长航油运关于大庆436轮召开的专题会议精神,即全船测厚以后再定具体方案,着手安排船舶进厂测厚前的准备工作。
临近船舶年度检修 测厚与检修“两步并一步”
船舶管理部考虑到大庆436轮进厂测厚工期的同时,意识到该轮于2010年5月份将到了船舶年度加强检验的最后期限——必须在年度加强检验的最后关期之前安排船舶进厂检修。
熟悉船舶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开展船体测厚还是安排年度检修,进厂前的准备工作及工序(选厂、洗舱和通风排污等)都是同样的。3月份因为测厚,船舶要停航洗舱、进厂;5月份因为年度检修,船舶还要再次停航洗舱、进厂,将为此造成的船舶营运天损失不计,仅重复洗舱、进厂靠泊两项工作的花费也是高额的。
“如何安排将更为妥当”?船舶管理部积极与公司航运部、船舶技术部协商,得到相应的支持后果断决策,大庆436轮的测厚工程和年度检修工作同步开展,并将工期压缩到最短。
“两步并一步” 节省70万元
大庆436轮于3月5日在南京摄山洗舱站完成了洗舱、测爆等工作,于3月7日抵达舟山鑫亚船厂开始了测厚与年度检验工作,3月20日圆满完成了测厚、检验和修理工程,顺利出厂投入运营。
据船舶管理部统计,大庆436轮两项工程“合二为一”后,减少的营运天损失达13天(原年度计划修理为25天,其中洗舱7天,实际修理5天);直接节省的费用达72万元(其中避免再次洗舱的费用为52万,再次进厂靠泊等费用达20多万元)。
全力节约节支 控制船舶修理成本成关键
2010年4月1日,船舶管理部总经理徐九明同所属部室签订了《2010年目标控制责任书》,并就2010年成本控制工作做了动员和部署。船舶管理部全体人员深刻地认识到,在船舶管理中节约节支是责任也是使命,要以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控制好船舶管理的成本。在2010年船舶管理部的成本指标中,船舶修理费用指标为8803万,占船舶管理部总指标近40%,如何在修理费用上节约节支,保证船舶修理和控制成本两不务,最为关键。
“制定强有力的成本控制措施,尽力节约节支”,这是李万锦总经理在“四会”工作报告中对打好经济效益保卫战提出的要求。执行是强有力的措施,想方设法节约节支是最好的尽力。据悉,作为长航油运船舶管理主体的船舶管理部,将紧紧围绕长航油运2010年的目标和任务,通过严控安全管理、狠抓措施落实、深挖提升潜能、优化管理流程等主要措施,为长航油运打好“四战”提供保障。[航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