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京唐港区泊位和航道等级由原来的5万吨级提升至10万吨级,规划等级达到20万吨级,“十一五”期间新建泊位13个,新增设计通过能力4300万吨,新增码头岸线长度3200米,新增堆场面积19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散杂、集装箱、煤炭专用、水泥专用、纯碱专用、液化石油气专用、液化品专用及通用散货等功能较为齐全的7千至10万吨级生产性泊位31个,实际吞吐能力达1亿吨以上,矿石运量增长3倍多,2009年和2010年进口煤炭均突破千万吨,位居我国沿海港口第一位。5年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85亿吨,年均增幅达到23.1%,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跨越递增。
港口功能的齐全,促进了腹地辐射力度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山西、内蒙古等地已成为京唐港区重要的货源腹地,货种结构也由原来的“一煤独大”到现在的多元化发展,目前,京唐港区货物有煤炭、矿石、钢铁、集装箱、原盐、水泥、粮食、机械设备、汽车、液化产品等十几大类,钢铁、矿石、煤炭三个货种运量均达到千万吨规模。
“十一五”期间,京唐港还加快了资源优势向资本优势转化。与世界500强西班牙德加德斯、国投、首钢、华能等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合作关系,通过散碱泊位改造、32#-34#泊位、10#-11#泊位、4#-6#泊位、专业矿石码头等的合资合作,实现了土地资源出租或作价出资入股。
7月5日,唐山港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河北省首家港口类上市公司。至此,京唐港港步入依托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为“十二五”时期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据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网站消息,“十一五”期间,唐山港京唐港区累计完成建港投资74.2亿元,新增泊位13座,总数达到31座,货物吞吐量由2006年的4066万吨,增至目前的1亿吨以上,日前在沿海港口排名综合评比中跃居第1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