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港,宜宾港就将成四川省内第一大港;扼万里长江之首,宜宾港以上长江再无大港;牵手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务企业上海港务集团,宜宾港通江达海。
宜宾港上海港 “三个一体化”
“从宜宾港出港的船只、货物在长江流域全程将享有GPS定位的服务,这将为船只指泊、货物中转等业务高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宜宾港公司副总经理施思明心中看到的是处于整个长江战略中的宜宾港。
施思明说,“长江战略”是上港集团的三大战略之一,旨在通过整合长江黄金水道上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基本框架”。而与宜宾市共同建设经营宜宾港的合作,使得宜宾港从建设开始就逐步迈入上港集团的长江战略中,并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的高效运作模式。
信息一体化主要是指通过建立的集装箱信息中心,上海港务集团实现了长江流域的货轮及货物进行全程GPS监控,由此长江的集装箱班轮在上海将实现统一调度、统一指泊、高效运作。
管理一体化不仅是指施思明和同事全过程参与到宜宾港的建设,而且有更深的含义。目前首批港口人才的培训工作已完成,在未来一年的试运行期间,宜宾港将根据港口运行需要不断开展滚动培训,为港口正常运行储备足够的人力资源。
所谓业务一体化,施思明介绍说,作为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务集团,上海港务集团已在仓储、码头、集卡运输、报关报检等方面具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并正引领着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新兴物流的发展。
“我们正在争取口岸早日开放,一旦宜宾港实现口岸开放,那么上海港就将变成宜宾港出海的中转港,而宜宾港则跻身为外贸出口的始发港和外贸进口的目的港,也就是说货物出了宜宾港就可直达上海港出口。”“三个一体化”将让宜宾港逐步展露出难以估量的后发优势。
四大码头俱备 宜昌以上无与媲美
在冬日薄雾中,宜宾港的集装箱码头、滚装码头、重件码头、散货码头呈“一字型”在长江边顺势排开。“在宜昌以上,长江再无如此优越的岸线资源,没有哪个港口能同时拥有这四大类码头。”施思明说。
货、箱、车、船被视为制约物流发展的四个关键要素,其中货物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宜宾港的设计规模是在2010年形成年50万标箱,10万辆载重汽车滚装的吞吐能力,且规划到2030年宜宾港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00万标箱,远期达500万标箱。
施思明乐观地认为,宜宾乃至整个川滇黔集装箱的潜力一旦开发出来,将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市场效益。除了乐观的态度,为培育宜宾港的集装箱货运市场,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已制订了包括地价、奖励等优惠政策,并已前往成都、乐山、资阳、内江、自贡、攀枝花、昭通等地对宜宾港的优势及相关优惠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
以港兴市 宜宾全力打造临港新区
“城以港兴,港为城用。”宜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冬生表示,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成立将是宜宾改革开放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之一,港城联动,因港兴城的愿望将随着宜宾港的起航而逐步变为现实。随着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的成立和临港经济的快速发展,宜宾将步入“临港经济”时代。
为了抓住有利的战略发展机遇,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目前正依照一区多园的构架,着力推进装备制造工业园、新材料园、科研及研发培训园、绿色加工园、港口及现代物流园5个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食品工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等6大主导产业,构建以临港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以加工拉动型发展模式打造内河港口经济,努力建设西部开发合作的出口加工基地与临港经济示范区。
多领域的创新探索已经彰显出效果。截至目前,临港新区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上,“宜宾临港”更是吸引了众多商家的关注,协议投资总额已突破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