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山东烟台港口实现历史新跨越,吞吐量於12月14日突破2亿吨,达到2.006亿吨,成为全国第十个过两亿吨的沿海港口。
预计到2015年,烟台港口吞吐量将达到3亿吨。
烟台港口突破1亿吨是在2006年,历时145年,从1亿吨到2亿吨,只用了4年。
烟台港航局局长杜福堂表示,作为山东开埠最早的沿海港口,“十一五”期间,烟台港口投资完成130亿元,新增港口生产性泊位4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所占比例由“十五”末的27%提高到42%。特别是西港区自2007年全面启动以来,累计投入20多亿元,6个五万吨级码头已经和即将投入使用,30万吨级大型矿石码头已经开工建设。
2008年底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一度使得中国沿海港口的发展速度急剧放缓。2009年初,中国内地不少沿海港口成为全球主要的空集装箱集散地之一。
然而,2009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复苏,中国沿海港口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截至目前,中国内地已经有上海、宁波、广州、天津、深圳、青岛、秦皇岛、大连、日照、烟台十大沿海城市港口吞吐量迈进两亿吨“俱乐部”。
来自中国交通运输部的数据也显示,2011年前11个月,中国内地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3.5亿吨,同比增长15.9%;其中,外贸、内贸货物吞吐量分别为22.6亿吨、50.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4.6%、16.5%。
本轮中国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得益於全球和中国经济的恢复,也得益於中国港口业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投资体制。2011年1月15日,烟台港集团引入宝钢集团、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国投交通公司等战略投资者,注册资本33.66亿元,共同组建烟台港股份有限公司,从而一举实现了港、航、货、集疏运体系和集装箱网络资源的高效有机整合,烟台港的发展也因此跨上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新平台。
“十一五期间,烟台市港口企业共开展合资合作项目33个,引进国内外资金近70亿元,这些多元化资金的引入,有力保障了港口的建设和港口吞吐量的持续增长”,杜福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