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圳商报》报道 拿到工商局批发的营业执照,深圳市顺安金德实业制品来料加工厂的负责人孙国华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了。“从去年着手转型开始,一直是‘拦路虎’不断,不过现在,企业的转型之路终于迈上了坦途。”与往常的心急火燎不同,昨日在海关业务大厅办理业务的他明显淡定了许多。
顺安金德实业制品来料加工厂是一家以生产电子五金配件、工模制造为主的“三来一补”企业,其产品主要给理光、东芝、美能达、佳能、施乐等国际知名企业配套。由于企业性质的限制,顺安金德不仅不能从国内购入优质廉价的原材料,而且也不能将产品打入广阔的国内市场。面对华为、中兴等国内名企抛出的橄榄枝,顺安金德只能望洋兴叹。
公司管理层作出转型决定后,孙国华还是心怀忐忑。转型升级到底怎么转,原有出口是否能保证顺畅,原有的企业账册、管理类别是否能延续,企业今后将如何处理出口和内销产品、料件的关系等,一系列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
“当深圳海关接到我们的‘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就地转型申请报告’后,立即安排客协科的相关负责人跟进,并多次到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孙国华告诉记者。
转型刚起步,企业便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由于市政重点工程“南坪二期”的建设,企业不得不进行搬迁。而搬迁后,就导致了企业厂址变更与保留原海关编码的矛盾。“深圳海关现场业务处得知我们的困难后,主动出面与地方政府部门沟通,与市科工贸信委加贸处协调召开研讨会,并拿出具体方案指导企业办理。最终使得我们企业的海关注册号、联网企业资格得以保留,A类企业待遇得以延续。”顺安金德就是这样在深圳海关大力扶持下,“摸着石头”过了河。
目前,顺安金德的转型升级正在顺利地进行中,他们已经先后申请了9项专利,其中有3项发明专利,又一家高新科技企业将在深圳这片开放的热土上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