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东航筹划已久的旗下三大货运航空公司整合重组终于尘埃落定。 中国内地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新中国货运航空公司(简称“新中货航”)5月31日在上海挂牌成立,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民航华东管理局分别向新中货航颁发营业执照和运行合格证书,这意味着新中货航正式以新的公司主体开始营运。
新中货航由东航、中远集团、长荣航空和新加坡货运航空共同投资,在原中货航、上货航、长城航的基础上联合重组而成。
2010年12月20日,上述四家股东已在上海签署向中货航增资的协议,4家股东共同对中货航增资人民币20.5亿元,增资完成后,新中货航注册资本达30亿元。东航、中远集团、长荣航空、新加坡货航将分别持有其51%、17%、16%和16%的股权。
东航股份公司分管货运业务的副总经理张建中介绍,目前新中货航拥有18架全货机,同时经营东航337架客机152个通航点的腹舱货运业务,通过不断完善的国内外地面卡车配送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200多个通达点的航空运输服务。
知名航运专家吴明华接受采访时说:“在新中货航的重组中,东航让出了不少股份,其主要目的是引入叁家股东,一方面长荣航空和新加坡货航的入股将引入货运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是希望借助他们的网络优势,向国际市场延伸。”
“长三角是全民航潜力最大的市场。”东航董事长刘绍勇给新中货航设定了立足上海、立足长叁角的战略。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叁角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航空货运市场,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根据民航局3月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按地区排名,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地区占45.5%,以广州为核心的华南地区占22.4%,以北京为核心的华北地区仅占16.6%。
东航股份公司总经理、中货航董事长马须伦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新中货航将全面优化航线网络,整合叁家货航的航线资源,做强做优上海、长叁角地区核心市场,构 上海货运枢纽。
5月初成立的国航与香港国泰航空的合资公司国货航,同样将主要运营地同样放在了竞争激烈的上海。截至2010年年底,国货航拥有9架波音747-400货机,短期内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2架的规模。
南航方面,货运公司的成立已提上日程。南航货运内部人士透露:“在4月份员工沟通会上,董事长司献民坚定地表示,年中要成立货运航空公司。目前此事正由南航股份公司推进。”
从新中货航的思路来看,并不仅仅是达到“三合一”的规模累加优势,更重要的是由传统单一的航空货运向“现代物流服务商”的角色转变。
张建中表示,自从2010年12月四方股东签署增资协议以来,中货航明确了“天地合一”的经营模式,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做大空地联运,并大力发展快件运输,定位于现代物流服务商。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表示:“中货航‘天地合一’的策略似乎是想做中国的UPS。像UPS、FedEx这样的航空快递公司,都不是单纯的航空货运公司,而是综合的物流服务商。”他认为,“天地合一”的延伸策略将使新中货航逐步摆脱传统航空货运公司的单一运营模式,从而增强同四大国际快递巨头竞争的实力。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首席合伙人张江燕对此也颇为认同。不过,张江燕仍然强调,中国航空货运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与国际航空货运公司相比,最大的不足是我们的规模。相对於发展较快的客运市场,货运一直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机队规模,这需要更高层面的重组。除了市场重组的力量,还要靠政府的层面,去推动国企重组。”
他认为:“从民航业的发展格局来观察,航空公司从分到合,六家合到叁家,现在又在以几大航为主体推动大中华圈内的航空公司的融合,存在这样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