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9年曙光、奇瑞等三个汽车整车项目落户保税区后,今年10月26日,华晨汽车集团大连专用车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开建,进驻距大连港汽车码头仅20余公里的金州新区先进制造工业园区。伴随奇瑞、曙光、鹏迪、华晨等众多国内外汽车生产、配套及贸易服务企业陆续加入,大连港专业化汽车滚装码头的功能优势凸显,大连口岸对临港汽车产业的集聚效应逐步放大,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一座现代化汽车新城正在崛起。
据了解,今年前9个月奇瑞、华晨两大集团已分别实现汽车产量46.7万辆、39.4万辆。作为中国汽车领军企业之一,华晨汽车集团还与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际汽车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些国际顶尖汽车公司不日将进驻华晨大连专用车产业科技创新基地,与华晨汽车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
作为国家四大汽车进口口岸之一,大连港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化汽车滚装码头,年通过汽车能力可达78万辆。这也成为近年来众多国内外顶尖专用车厂商纷纷抢滩我市、发展壮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06年投产以来,大连港汽车码头运作良好,先后开展大量国际汽车中转业务和欧亚大陆桥中转运输业务,目前正在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汽车进出口岸和中国北方汽车转运基地。
与此同时,由于占据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区中心的区位优势,大连港承担了东北地区70%以上的外贸海运货物和90%以上外贸集装箱运输,物流枢纽优势明显。而大窑湾保税港区则是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功能最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特殊经济区,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为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进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继2009年大连曙光汽车项目正式签约后,同年7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计划年产电动车2万辆;9月,大连奇瑞汽车整车项目落户,项目总投资47亿元,一期产能30万辆,二期产能30万辆,这是奇瑞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出安徽寻找新的出海口之后,在国内建立的第二家汽车工厂;11月,大连曙光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开工,总投资7亿元,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据悉,坐落于保税区内的大连汽车产业区目前已被定位为以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为主,以汽车零部件、汽车研发、汽车文化三大产业为补充的现代化汽车产业新城区,成为大连汽车物流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辖区内除奇瑞、曙光、鹏迪三个整车项目外,配套企业已达100余家,相关贸易服务企业40余家。截至目前,整车项目建设顺利,预计最快可在年底前实现批量生产。而此次接踵而至的华晨汽车,同样是出于考虑到大连突出的口岸优势和区位优势,才最终决定将项目放在大连发展。2012年到2016年间,华晨汽车计划投资近20亿美元,实现年产销专用车10万辆的产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