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港口发展局公布今年2月港口统计数据,受农历新年因素影响,上月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按年跌8.8%至149.4万箱,环比大跌逾24%,其中葵青码头及中流作业、公众卸货区和内河运输箱量分别录得8.2%和10.7%的跌幅。累计前两个月表现,香港港口处理箱量为348.1万箱,被深圳港赶超,深圳港前两月共处理箱量为353.25万箱,较香港港口多1.47%。
有分析师认为,由于今年的春节在2月份,而去年春节在1月份,考虑到春节错位因素致2月份单月箱量下滑,故更应以1、2月份合并箱量来进行分析。以1、2月合并箱量计,香港已被深圳港超越。实际上,这种现象在近年来并不少见,单是去年一年,深圳港就有6个月超过本港港口,其中下半年,本港有5个月被深圳港超过,此消彼长之势明显。最后统计去年12个月数据,本港港口以15万箱的微弱优势保持全球第三港口地位,但早前已有多名业内人士认为,香港全球第三港口地位或会在今年丢失。
新加坡首两月箱量增2.1%
另一方面,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MPA)也公布新加坡上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录得236.1万箱,同比微升0.69%,环比急跌10%,反映海运淡季的货运淡静局面比预期更甚。累计今年1至2月,该港共处理箱量为499.1万箱,较去年同期的488.8万箱增长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