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消息,经过近两年几场大规模的整并活动,集运市场的主要航线竞争已逐渐寡头化。此外,由于市场上运力长时间的处于过剩的态势,近几年大型航运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呈白炽化的态势。出了采取尽量控制成本优化航线等手段外,大型集运公司目前已经没有很好的增加净利润的方式。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一些支线型的相对较小规模的航运公司却取得不俗的业绩。
而在主要竞争赛场上毫不放松的同时,大型集运公司也开始逐步发力于支线市场。
比如,达飞轮船CMA CGM。
其一方面在布局未来的数字化道路上毫不松懈的发展着,另一方面22000TEU的LNG燃料大船订单也在不久前抛下,显示出了其对市场份额的渴望。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其对支线、细分市场的布局也在紧锣密鼓的展开。
今年6月13日,CMA CGM和马士基航运宣布达成协议,达飞海运将收购巴西国内集装箱航运市场上领先的集装箱航运公司Mercosul Line。
今年7月17日,航运公司达飞轮船和世界最大冷藏船公司Seatrade正在创建一个新的船舶共享协议,协议将联合达飞轮船的Pad航线和Seatrade的Meridian航线。扩展澳洲-欧洲冷柜航线业务。
中国国庆期间,10月2日,CMA CGM宣布已经与SOFRANA Unilines(一家主营南太平洋各岛间业务的主要航运公司)达成协议收购其大多数股份,布局南太平洋市场。
而近日达飞轮船旗下APL(达飞去年完成对新加坡海皇(APL)的收购)首席执行官Nicolas Sartini 表示,趁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APL未来将更多的聚焦关注亚洲内部市场。

Nicolas Sartini透露,“例如,受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我们在卡拉奇看到了两位数的增长。”
“此外,APL还将继续致力于开发亚洲内部市场,我们也在为此做处更多的努力,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我们想成为这个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我们将加强我们在这块市场的存在。
Sartini在谈到具体细节时表示,他表示将在未来几个月里陆续透露一些具体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