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下滑。分析人士认为,受异常天气和国际市场需求降低影响,国内集装箱市场短期内出现异常下降,但从长期看,国内集装箱市场仍将维持15%左右的增速。
综合国内媒体3月10日报道,08年初国内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下滑。其中,1至2月,国内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421.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2%,而去年同期的增速为33%。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首次下降到10%以下,2月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5.5万标准箱,同比仅增长2.5%。
华泰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余建军对世华财讯表示,受国内雪灾和国外市场需求降低影响,2月份国内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异常下滑,但不影响集装箱市场长期发展,未来中国集装箱出口市场将维持增长势头。
据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周翔分析,年初的雨雪天气影响到务工人员回流和工厂用电,不少工厂的开工生产延缓,因此春节长假之后的货量恢复速度较往年缓慢,但整体而言,中国集装箱出口市场仍然呈现比较明朗的上升态势。余建军认为,异常天气对集装箱市场影响是短期的,但如果美国经济继续衰退,国外市场需求降低,中国集装箱出口增速将放缓;另外,钢材涨价造成集装箱成本的增加也对集装箱业务造成负面影响。但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和海运业务长期增长趋势不变,国内集装箱市场应该能够维持15%左右的增长率。
国金证券分析师周战海指出,由于中国的集装箱吞吐量主要以外贸出口为主,因此吞吐量增速的下降,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深圳港和上海港增速的下降预示中国的外贸出口形势在2月份可能很不乐观,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正在显现。周战海认为,由于1月和2月是港口生产的淡季,还不能根据目前的数据就轻易断定全年港口吞吐量的走势,如果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持续下跌,盐田港(000088.SZ)、深赤湾、上港集团(600018.SH)和天津港(600717.SH)等以集装箱业务为主的港口上市公司一季度的业绩可能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提供的最新市场数据,3月3日-3月7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各大航线仍处于货量恢复阶段,3月7日,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173.66点,较上周微跌1.0%;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1,152.12点,与上周基本持平。[环球外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