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宁市经贸委获悉,该市依托发达的内河航运大力发展内河船舶建设,重点打造五个年生产规模过20万载重吨的船舶生产基地。2010年底,济宁年造船可达1500余艘,年造船能力达到150万载重吨,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目前,济宁全市有各类船舶修造企业40多家,有规模的造船台400余座,年造船能力100万载重吨,年生产能力超1万载重吨的企业达到20多家。随着老造船企业不断改造基础设施和新企业不断涌现以及京杭运河三级航道的贯通,济宁全市船舶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该市的船舶工业还存在企业规模小、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现代化船舶比重低以及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制约了该市船舶工业的发展。
济宁市提出“以河兴市”打造沿河工业走廊布局的构想,培植壮大该市内河船舶生产企业,重点围绕济宁港、微山夏镇、韩庄、留庄、昭阳五个船舶生产聚集区,建设五大年生产规模过20万载重吨的船舶生产基地,并重点发展500-1000吨驳船和自航船、高性能内河集装箱船、旅游船、大功率拖船等主导产品。
在完善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五大船舶基地的同时,济宁市还将加快微山湖和北湖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扩大市场对中高档旅游船只的需求。据济宁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底,该市年造船可达1500余艘,年造船能力达到150万载重吨,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内河顶推、集装箱船只占有比可达30%以上。[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