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江苏主要船企交付使用船舶和承接新船订单的数量回落至近3年来最低点。共交付使用船舶16艘, 52.021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3.6%;船舶下水19艘;船舶开工27艘;承接新船订单11艘,47.39万载重吨,约是去年同期的1/7。
数据显示,江苏主要船企中,江苏新世纪造船公司(含新时代)交付使用7.34万吨成品油船2艘,14.68万载重吨;新船开工8艘;下水船舶6艘;承接1艘17.6万吨散货船。江苏东方重工有限公司交付使用1000TEU集装箱船1艘, 1.2万载重吨;新船开工3艘;下水船舶2艘。江苏扬子江船厂公司交付使用的船舶有1.3万吨散货船和1350TEU集装箱船各1艘,2500TEU集装箱船3艘,计15.475万载重吨;新船开工3艘;下水船舶4艘;承接1350TEU集装箱船3艘。泰州口岸船舶公司交付使用1100TEU集装箱船和5.38万吨散货船各1艘,计6.74万载重吨;新船开工和下水船舶各2艘;承接1万吨重吊船2艘。中海工业(江苏)公司,新船开工2艘。扬州大洋造船公司交付使用船舶5.31万吨散货船、1100TEU集装箱船和GPA海洋平台供应船各1艘,计6.82万载重吨;新船开工5艘;下水船舶2艘;承接5.8万吨散货船4艘,计23.2万载重吨。金陵船厂交付使用的船舶为4.6万吨油船、1.13万吨滚装船和1100TEU集装箱船各1艘,计7.106万载重吨;新船开工和下水船舶各3艘;承接2000车汽车运输船2艘。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公司新船开工1艘。
业内人士分析,江苏主要造船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生产业绩回落,与冬春冰雪灾害有关,尽管船企员工奋力抗灾,坚持造船,但客观因素仍然延迟了生产进度。另外,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配套设备供不应求、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船企的继续发展。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一季度江苏主要船企生产业绩下降,是意料之中的。在一年或几年的生产业绩出现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曲线,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目前还不能说,由于首季生产业绩回落,就将影响江苏主要船企今年全年生产业绩。从新开工和下水的船舶艘数来看,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了11艘和6艘,各企业如精心安排第二季度的生产,上半年的生产业绩将不会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中国航务周刊及中国航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