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官方定9月起调高主要肥料的特别出口关税,并延长部分肥料出口关税的实施时间,藉此确保大陆国内的肥料供应无误,保护农民不受肥料价格上涨影响。中共财政部上周五公布,从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所有氨(尿素)与氮肥(阿摩尼亚)的特别出口关税税率,从135%调高至150%。磷肥、钾肥与复合肥等所有其他肥料的100%特别出口关税,延长实施至今年年底。部分税号的氮肥出口关税税率,将从10月起从35%调降至25%;部分税号的复合肥与其他化肥出口关税税率,同样从10月1 日起至年底调降为20%。
新华社报导,今年以来大陆多次调整化肥类产品的出口关税,抑制成长过快的化肥出口,并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共官方最引起外界瞩目的措施,是今年4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从4月20日至9月30日国内用肥旺季内,对所有贸易形式、地区、企业出口的所有化肥及部分化肥原料,在原有出口税率之外,另外征收100%的特别出口关税,刺激国际肥料价格一度飙上历史高点。北京当局为了打压各类金属与面粉等大宗商品的国内价格,抑制这些商品从大陆出口,经常祭出关税作为政策手段。运用关税的好处在于比物价管制或政府补贴更容易管理,而且从中衍生官商贪污的空间较小。
彭博信息引述北京东方艾格农业谘询公司农资分析师徐宏志的话说,由于国际肥料价格较大陆价格高出一倍有余,中共官方恐怕大陆将出现肥料一窝蜂出口,才会继续出重手抑制肥料出口。他表示,若官方放任肥料大批输出,可能造成国内供给不足,进而推高粮食价格,导致通货膨胀更形恶化。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肥料市场,但摩根斯丹利在8月中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08 上半年大陆国内尿素供给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6%。徐宏志表示,自从北京从4月加征特别出口关税后,大陆尿素出口量就从当月的72.5万公吨,急速萎缩至7月的13.6万公吨,显见高关税的成效卓着。国际肥料产业协会(IFIA)统计,2007年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尿素出口国,产量占全世界达18%,最大进口国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