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交通运输部、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今日在北外滩开幕。全球港航界300余位精英人士出席,众多重量级演讲嘉宾与台下听众展开热烈互动。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演讲中着重指出,交通部将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改革创新、推进合作共赢三项政策,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李盛霖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中国海运事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长江口深水航道、洋山深水港区、虾峙门航道等建设,使港口通过能力大幅提高。09年上海组合港范围内的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4488万箱,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箱吞吐36%。”
一年前的3月25日,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对此,李盛霖强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上作出表率。”
转变发展方式
李盛霖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提高交通运输设施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航运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此,交通部将重点支持集疏运体系、航运服务体系建设,推进长江直达洋山深水港区“江海直达”船型研发和船型标准化,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转功能;支持发展航运、船舶交易及“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功能;推进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沿海、长江流域航运信息交换和增值系统的形成,逐步由物流导向向信息流导向发展。
他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借鉴国际经验和惯例,发挥人才、科研优势,加强软实力建设,通过改革和创新的先行先试,发挥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加大先行先试
为此,交通部将推动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内涵研究,完善特案免税登记制度的落实,吸引中资外籍船舶回归五星红旗船队,支持航运税费制度研究,推动实施启运港退税,增强洋山深水港区水水中转功能,研究制订航运经纪人管理制度,配合出台吸引国际航运经纪、船舶管理公司在华开展业务的相关措施,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李盛霖表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要完善区域分工、提高协作水平,推动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长江流域为腹地的合作与联动发展,以及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航运中心的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
他透露说:“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部际协调机制框架下,交通部将支持上海开展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采取经济和技术措施,加快船舶运力结构调整,发展绿色航运,鼓励上海港航企业与中国金融贸易保险企业、沿海及长江沿线港航企业建立多种形式合作,促进跨行业、跨区域联合。”[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