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子机票”之后,航空货运业的“电子货运”业务也有望正式推出。29日下午,由东航旗下中国货运航空经营的天津至台北FM803航班所承运的4票电子货运货物,在台北顺利清关并交付给收货人,中国首票“电子货运”货物测试成功。
以往,货运业务中货邮舱单和运单必须装在业务袋里并随货物一起运往目的地,“现在这一惯例被彻底打破”,中货航相关负责人说。
实施电子货运后,从代理人订舱环节开始,航空公司就使用国际标准的EAP/EAW标志来表明此票货物为电子货运货物。此后的报关、收货、配载等环节都要按照“电子货运流程”手册操作,把“主运单、分运单、货邮舱单、分舱单、出口货物申报单、装箱单、货物发票、原产地证明”等16种运输、报关和贸易类的纸质文件,全部摒弃在随机业务袋之外,通过电子数据传输。
“电子货运”是继“电子机票”之后,国内外航空货运公司所倡导的又一个减少纸质文件,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项目。根据全球范围内的统计,国际航空运输业平均每票货物要办理多达35份纸质文件,如果把一年内使用的所有航空货运文件全部累加在一起,足以装满39架单机载量超过一百吨的波音747全货机。
据了解,如果实施电子货运,将至少减少货运全过程中62%的用纸量,平均缩短货物运输时间24小时,降低货站库存达22%,大幅度减少数据录入差错和海关罚金,提升航空货运运输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每年更可为航空业节省17亿美元成本。
除了节约纸张成本,电子货运还能大大减少货物出关时间。据中货航人员介绍,以往货物资料袋随航班飞行,落地后取出资料袋才可以核对和办理相应的出关手续,提货占用时间较多,而实施电子货运之后,航班一起飞,收货人就可以看到货运信息,即可以提前办理出关手续,货物一到就可提货,大大提高提货出关效率。
目前,全球已有26家航空公司,127个机场和192家货代成功实施了电子货运,但由于电子货运对标准的实行、各业务方的信息传输等技术要求较高,此前在中国一直是个盲点。
据悉,中国货运企业现正在大力推进电子货运的测试工作,成立了中国电子货运工作组,工作组包括了国航、南航、上航、海航、山东航、四川航、深圳航、厦门航和中货航在内的9家国内主要航空公司。
中货航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货航还将分别进行台北-天津回程进港航班电子货运,以及上海-厦门国内航班中文货邮舱单数据跨系统传输等测试,并将在国际和国内货运范畴内推动电子货运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