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看,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将是可持续的,因此中国将继续是全球船运业的主要推动力。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28日受邀在海事业讲座上讲话时这么说。他在演讲中谈到了中国对船运业的影响。他说,在2009年最困难的时候,中国对外界能源和资源的需求保持强劲,进口了6亿2000万吨的铁矿和1亿2000万吨煤矿,分别较前一年增长了1亿8000万吨和7000万吨。
这个大幅度增长部分抵销了全球干散船运2亿5000万吨货物的下滑,对全球每年9亿吨的干散船运运量作出了显著贡献。因此,中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干散船运市场。
事实上,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也是最大的钢铁、铜、锌、铂和铁矿消费国。中国进口能源和原材料的增长是全球干散船运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中国从净1亿吨的煤矿出口国转变成净1亿吨的煤矿进口国,也改变了世界煤矿船运的传统模式。
魏家福指出,除了中国因素外,亚洲因素也不容忽视。就船队规模而言,全球十大船运经济体中有五个亚洲国家或区域。根据吞吐量,十大港口中只有鹿特丹不是亚洲港口,十大集装箱港口中有七个亚洲港口。韩国、日本和中国的造船产能占了全球的90%。
他也强调了全球船运业在危机之后所出现的一些趋势和特征。这包括船运业正在复苏,货船、客户和运能的结构重新调整将加快速度,船运业者之间的合作会改善,船运密度将增强,船运业者、物流公司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将更加密切,绿色船运将成为行业的趋势。
对于全球经济的展望,魏家福指出两点: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全球经济正在逐渐复苏;在经历危机后,全球经济变得更加健康。不过他认为,危机还没有结束,风险依然存在,例如双谷衰退、退出政策(撤消振兴经济计划)会否引发又一轮衰退、欧洲贷款危机会否蔓延到其他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