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港上半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6%
疏运曾是烟台港长期的短板。今年正由于这个短板的加长,货物集疏加快,码头吞吐流畅,拉动烟台港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580.6万吨,接近2006年一年的吞吐量,同比增长26%,预计高于全国沿海港口平均增幅8个百分点。
在各级政府和口岸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烟台港今年获得并创造了新的契机:引进宝钢、中海、国投等重量级央企,成功实施股份制改造;保税港区一期封关顺利通过青岛海关预验收:烟台废钢配送中心获得国家环保部批准。烟台港抓住这些难得机遇,以“质量效益年”为工作主题,发挥整体效能,打通疏运通道,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营造优良的物流环境,争取烟台港股份公司早日上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疏运一直是烟台港的短板,货物进港容易出港难,严重制约了港口发展影响了货主利益。今年烟台港从铁路、公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入手,编织畅通的货物疏运网络,为货主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在济南铁路局和烟台车务段的帮助下,该港争取大量车皮进港,改进装车工艺,合理使用铁路线路,增加基础设施投入,降低到港车辆的排空率。上半年完成火车装车量15.6万辆,同比增长87%,比2008年一年的装车量还多出1.1万辆。平均每昼夜装火车860辆,将现有铁路通过能力提升到高点。同时挖掘水路、公路疏运潜力,三种疏运方式齐头并进,上半年转运货物新增近千万吨,特别是铁路转运能力的快速增长,为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蓝烟线今年将完成电气化改造,2012年德龙烟铁路将全线贯通,两三年内烟台港集疏运瓶颈可望彻底打破。
由于疏运通畅使烟台港码头生产组织有了回旋余地,并趋向科学合理、优质高效。该港提前掌握火车到港、货物到达及流向情况,合理编制作业计划,通过实行精品配工、现场监督指导、无缝隙调车作业等措施,寻求货物转运的突破和作业质量的提升。例如芝罘湾港区调整铁矿专业队等部分机构设置,将机械、劳力向重点货物倾斜,实行24小时服务,最大限度做到快装快卸,创造了火车装车、矿石接卸等多项生产记录,散杂货吞吐量同比增长42.8%。龙口港区以创建服务名牌为契机,以储配煤、铝矾土项目为依托,不断挖掘服务内涵,今年仅用67天实现吞吐量突破千万吨,上半年吞吐量增长41.6%。蓬莱港区木材卸船单昼夜最高卸率达到7000方,凭借这一国内领先的效率和分票式卸载服务,上半年完成木材吞吐量40多万吨,稳居山东港口第二位,港口总吞吐量增长1.83倍。
码头生产高效顺畅促使货源经营空前激活。借助国家政策利好和保税港区政策优势,烟台港加强各港区管理与协调,在货源开发、航线开辟、生产组织等各方面步调一致,最大限度发挥集团作战的整体效能。逐步从经营货源向经营客户转变,从单一港口装卸向全程物流转变,为客户设计“两港一航”和“散杂货改集装箱”等物流模式,利用芝罘湾港区深水码头为大型的矿石、铝矾土船舶减载,再抵靠其它港口或该港其它港区卸货,既提升了烟台港综合竞争力,又为客户节约了物流成本。上半年仅矿石一项就实现吞吐量1267万吨,同比增长22%。积极推进煤炭市场开发,全力打造产、运、配、需为一体的煤炭转港供应中心模式,搭建贸易交易平台,努力打造国内最大的对朝贸易基本港和朝鲜煤炭中转基地,推动煤炭吞吐量增长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