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交通运输委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港吞吐已接近1700万标准箱,预计全年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2000万标准箱。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这一数据符合大多数集装箱海运界人士的预期。正如泛太平洋海运亚洲会议主席Peter Tirchwell所说:“对于集装箱航运企业和港口,2010年会是不错的一年。”
受益于宏观经济逐步复苏、航运市场的回暖等因素,今年的集装箱海运市场一路高歌,使货量和运价均得到大幅提升。在深圳港,1~9月的集装箱吞吐量平均每月均保持着30%左右的升幅。 在最新发布的三季报中,各航运上市企业无一不对今年全年的业绩预期报喜。
海运业界人士认为,自今年初以来,全行业都看到了海运市场的强劲增长,并且有信心在未来几年内使经济重新复苏,回到衰退前的水平。
长荣集团副总裁谢志坚此前指出,随着全球景气复苏与亚洲自由贸易的发展,亚洲近洋航线成为货柜航运市场瞩目的新焦点,并且未来有机会在货量规模上与泛太平洋、亚欧两条干线并驾齐驱。
APL总裁Eng Aik Meng在第四届泛太平洋海运亚洲会议上表示,预计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今年底将达到顶峰。
业内人士分析,除了长假过后国内工厂恢复生产外,近期货量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还缘于圣诞节前收货人库存需求的最后释放,但随着11月份传统淡季的日益临近,如果运力未见明显收缩,供需关系可能再度失衡,使市场运价再度震荡下行。
同时,由于今年货运旺季提早,加上新船过多的根本问题仍未解决,使不少业内人士对未来市场持担忧态度。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船公司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运力调整,从而在持续的旺季中获取了可观的效益,因此能够维持今后一段时间的盈利预期。德鲁里(Drewry)预测,集装箱海运货量未来5年的年均增幅会稳定在7%。“由于今年以来运力的迅速提升,以及运价的持续恢复,将使未来1~2年集装箱海运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业内人士对未来集装箱海运市场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从深圳部分船公司了解到,由于担忧第四季度货量下降,美国总统轮船公司、德国赫伯罗德航运与日本邮船已经率先宣布自11月起停收旺季附加费,估计其他船公司也会陆续跟进,届时每大柜将少收100美元。
同时,部分船公司也决定从11月起,缩减部分航线。阳明海运所属CKYH联盟决定对于亚洲——欧洲航线的冬季进行减班,包括11月起在欧洲航线将减5班,地中海航线将减8班。丹麦麦斯克航运也已宣布自11月中旬起,将暂停欧洲EA9航线。
业内人士认为,受到货量减少,舱位过剩严重,装载率明显不足等因素影响,船公司做出冬季减班计划,以应对未来市场转淡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