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预测,“十二五”期间(2011至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预计中国在该时期的GDP平均增长率将为8.2%。有关专家并预计,到2024年,中国将取代美国,位列榜首,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此外,根据世界银行在其官网上宣布会提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世银称,尽管采取了一些紧缩措施,但中国第3季GDP总值仍强劲增长了9.6%。
中新社报道,《经济学人》信息部有关专家对中国媒体表示,随最近的金融危机渐渐尘埃落定,一个新世界秩序正在形成。许多工业化国家还处於增长缓慢、财政紧缩及雄心壮志还未恢复的大环境下,而与此背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经济快速回弹。
《经济学人》有关专家认为,随着中国企业令人称奇的持续增长、中国民众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其地缘政治的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今年,中国成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预计到2024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之最。
此外,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表示,中国经济不会大幅下滑,预计未来10年中国GDP平均年增长率约为7.8%。
汪涛表示,其中前5年为8.7%,後5年为7%。基于对人口结构、劳动力转移、储蓄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全方位分析和预测,由于就业和资本增长放慢将会使2016至2020年间增速显着下降。
汪涛认为,过去十年中国投资占GDP的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已高达46%,但随着投资增速放缓,投资占GDP比重预计将从目前的46%降至2020年的40%,而这一比率的下滑主要发生在2015至2020年期间。
但汪涛认为,经济增速将会放慢但不会降至较低的个位数,由於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影响逐步消退,投资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下降,而随着收入以及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将得到提升。预计2011和2012年中国的GDP将增长9%左右。
另外,中国预计政府将会提高电价、其它公用事业价格以及粮食价格,这将对CPI通膨贡献0.5至1个百分点。2011年和2012年中国的CPI通膨率平均为3.5%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