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随着“嘉集001”号集装箱船舶鸣笛驶离港口,浙江省首个内河集装箱码头──嘉兴内河国际集装箱码头正式启用。
今后,嘉兴周边70公里腹地内的外贸企业可以在此完成报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等环节,通过内河集装箱运输与上海港实现“河海联运”,减少约三分之一的碳排放量。
嘉兴内河国际集装箱码头位於杭申线七星镇,港区总占地约32万平方米,建设有1,000吨级多用途泊位8个,设计年吞吐能力为250万吨。目前,嘉兴内河国际集装箱码头已经具备码头装卸、仓储物流、海关、国检和地方海事等服务功能。
嘉兴内河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宝喜介绍,首航的“嘉集001”号是浙江省首条内河集装箱运输船舶,可装载集装箱75个20 柜,相当于38辆公路集装箱卡车的货运量。
据测算,与传统的陆路运输相比,通过内河船舶将集装箱运往上海港能节约叁分之一的碳排放量,并为企业节约20%左右的运输成本,另外,海关报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等功能从上海港延伸至嘉兴内河港区,还为企业节省了等候时间。
“作为浙北地区最大的内河公用码头和内河港口物流基地,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集装箱船舶进入港区,加入低碳运输行列”,陈宝喜说。
参与首航仪式的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教授潘斌表示,内河集装箱运输在长江沿线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但在内河支线航道尚属首次尝试。“河海联运的低碳运输模式符合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内河航道条件优越、外贸进出口密集的长叁角地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