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日前下达了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通知,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为1万4446吨,比2010年第一批配额总额降低约11.4%。分析人士认为,配额的进一步减少无疑对稀土价格上升产生正面影响。
有美国官员说,他们对中国决定未来6个月大幅削减稀土出口“非常关切”,并说,中国这一举动已经在推高生产稀土的公司的股价。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则表示,中国拒绝了美国关于中止稀土出口限制的要求,美国可能会向世贸组织申诉。
日本进口商也在密切关注局势。日本索尼公司—位发言人说,中国进—步限制出口“可能导致相关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应短缺或成本提高”。
欧盟也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做法表示忧虑。不过欧盟贸易委员本月初表示,中国曾重申维持稀土供应。
由于担心中国控制稀土资源,各国开始寻找替代来源。北美的许多公司急忙开发或重新开发稀土矿。两家澳大利亚公司也在准备开采稀土。
韩国则与缅甸达成了开采缅甸稀土资源的协议。韩国与缅甸做生意,充分说明中国限制出口的做法引起了电子产品制造大国的恐慌。
在各国纷纷寻找新的稀土来源时,有一些稀土进口商甚至采取了“曲线救国”的策略。的中国商务部近日接到四川省稀土企业的举报,举报内容称,日本三井物产等综合商社利用从中国进口碎玻璃等“废弃物品”,从中提取获得镧(lán)、铈(shì)等稀土元素。随着中国加强对稀土开采及出口管制,以三井物产为首的日本综合商社,已加大力度在我国寻找稀土初级制品,然后运回本国重新提炼稀土元素。
实际上,中国在出口稀土的同时,也成为了稀土的消费大国。根据我国海关的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稀土出口3万5075 吨,预计全年出口量略少于去年。同时,今年1至10月我国共进口稀土金属矿1万0381吨,首次突破1万吨,同比增长144.09%。
针对各方对于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关切态度,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昨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长期大量出口稀土,现在中国用36.4%的储量承担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为世界稀土市场的供应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对稀土的需求日益扩大,保障稀土供应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其他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也应积极开发利用稀土资源,共同承担全球稀土供应的责任。
我国的稀土资源经历了数十年廉价出口之后,已经处于一个危险的资源安全临界点。根据商务部的相关数据,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至2009年间大跌37%,只剩2700万吨,未来如何合理地利用稀土资源,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