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电台网站报道,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原委员樊纲最近表示,中国贸易顺差按美元计算已经下跌了36%,在国内生产总值(GDP)所占的比例,也在过去两年下跌超过一半。
他相信,中国经常帐盈馀占GDP比例,已经下降到4.6%,显着低于2007年11.3%的高峰。他发表文章指,即便没有进行显着的汇率调整,过去两年中国经济在对外贸易关系方面也已经变得更加均衡。原因包括国内需求强劲增长。他认为,中国能够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维持人民币“逐渐升值”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贸易顺差。
樊纲指出,数项重大的财税改革正在进行或筹划中,其中包括未来几年内将降低个人所得税征税额,以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他相信,中国的国家储蓄率将从当前的51%降到45%,这将在减少经常账户顺差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因此,中国的经常账顺差将在不久后下降到占GDP的4%以下。文章最后指,总体来说,当今这种国际不平衡的根本原因都可在中美双方的国内经济结构问题中找到,而汇率在重新平衡的过程中只扮演了次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