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2月份,上海口岸出口254.5亿美元,环比下降36.3%,比去年同期下降5.2%,单月出口同比连续14个月保持增长的势头宣告中止。
海关分析指出,2月份出口出现负增长,虽然有春节假期的影响,但与外部市场需求以及国内外贸企业遭遇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汇率持续上升也有一定关联。
以对外关联度最大的加工贸易为例,今年前2个月,上海口岸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373亿美元,同比仅增长9.1%。其中,出口264.3亿美元,增长8.4%,进口108.7亿美元,增长11%,分别低於同期上海口岸出口和进口整体增速5.8和19.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表现低迷,一方面说明外需并不乐观,另一方面也说明相比周边一些发展中市场,中国的外贸竞争力在减弱。
从出口市场看,上海口岸对欧美日叁大发达经济体进出口所占外贸比重继续下滑。今年前2个月,上海口岸对欧盟、美国和日本分别实现进出口231.9亿美元、174.1亿美元和145.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5%、15.1%和25.1%,对叁大市场进出口合计占同期口岸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0.6%,占比刚刚过半,而增速均大大低於拉美、东盟、韩国等新兴经济体。
受出口“拖累”,今年前2个月,上海口岸累计实现进出口1,090.3亿美元,同比增长19.9%,增速较1月份回落15.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53.7亿美元,增长14.2%,进口436.6亿美元,增长29.4%。
2月份,上海口岸进口184.8亿美元,环比下降26.6%,同比增长16.2%。
上海口岸进口持续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因为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继续上扬。在价格显着上涨的带动下,上海口岸九类大宗商品前2个月共进口75.6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7.2%。上海口岸是中国内地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年进出口约占中国内地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