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引用香港国际机场提供的数据表明,到2030年,大珠叁角地区航空市场的年客运量将增至3.87亿人次,货运量则达到1,800万吨,需求远超过区内五个主要机场的容量总和。但还是有不少专家认为,如不提前做好规划,避免恶性竞争,2020年左右或许香港、广州、深圳叁家竞逐之势将进入白热化。
南方航空与白云国际机场的国际化战略推进同步效应非常明显。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线主要偏重东南亚和澳洲地区,而欧美市场发力不足。现在南航往这些地区的航线逐步开通,白云机场开通百条国际航线的枢纽效应渐显。目前包括货运航线在内,白云机场至北美和欧洲的航线各达14条,至大洋洲的航线4条。
南方航空与白云国际机场的国际化战略推进同步效应非常明显。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线主要偏重东南亚和澳洲地区,而欧美市场发力不足。现在南航往这些地区的航线逐步开通,白云机场开通百条国际航线的枢纽效应渐显。目前包括货运航线在内,白云机场至北美和欧洲的航线各达14条,至大洋洲的航线4条。
2010年底白云国际机场国际航班密度由原来每周426班增加到每周505班,增幅达18.5%,南航预计在2012年将国际航线业务占比一举提升至30%左右。
中信建投行业分析师李磊认为:“香港国际航线网络发达,不仅对始发客流具有集聚效应,同时作为国际航班的中转点也十分便利。”
如今,香港机场正计划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国际航线优势。现在公布的《香港国际机场2030规划大纲》正在就第叁条跑道的修建征询公众意见。
广州中山大学港澳珠叁角研究中心专家郑天祥认为香港修建第叁条跑道的逻辑有其可取之处:“香港国际机场在国际航线上优势明显,目前有110多条航线,占自身航线70%左右。白云机场的情况正好倒过来。”他坦言,短期内香港国际机场国际航线的优势依然难以超越。
华南三地竞飞区域合作迫在眉睫,深圳也开始发力,将于月底投入使用的深圳机场二跑道相比原计划的3,600米延长了200米,这条跑道可供A380等大型客机起降。业内人士眼中,华南叁大主力机场国际航线上的竞逐越发扑朔迷离。
“香港是国际免税港,各种政策上多有优势,同时国际航线的网络已经健全。如果广州真的和香港竞争起来,确实非常激烈。”中信建投分析师李磊表示,一种协调机制非常有必要。广州中山大学专家郑天祥认为:“各大机场之间不妨建立起一个商业机制,达成利益上的平衡,比如一个主攻东南亚和东北亚等地区,一个就主要放在欧美地区。或者在一个地区也可以,但开航城市或机场区别开,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利益分配和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