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结束的首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最终同意,考虑将海、空运和运输业纳入温室废气减排目标,齐心协力迎战全球气候变迁。
来自160多个国家,超过900名代表上周齐聚曼谷,主要议题为通过2009年底完成取代2012年失效的《京都议定书》的新全球环保公约,各国首度考虑将海、空运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归入全球气候变迁新协议架构内。而1997年通过现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条约《京都议定书》中,却排除了上述行业。
目前,航空、海运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温室效应的一大污染源。据有关方面预测,2020年全球航空旅客将翻倍。届时,仅民航业的温室废气排放量就可占到全球温室废气总量的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长伊沃.德博埃尔在会上说,“我相信,绝大多数代表对将海、空运输这个全球气候变暖大祸害,纳入环保新规范并无大的异议。但是,问题在于如何限制与减少。”
绿色和平组织气候小组组长比利.海尔亦于会上严正指出,任何一个航空枢纽中心必须以减排作为保证。他说,“新规范也可能刺激技术行业研发低油料高效能的飞机发动机。”
另外,“部门方法”亦被提议作为遏制航空公司过度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办法。所谓“部门方法”,即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一项通过市场行为来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机制。如果一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总排量低于配额,那么另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这一配额差。这样,减排受到鼓励,超额排放则需付出代价。
会后颇为称道且具启发性意义的一幕是,英国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老板布兰森,不久前乘坐波音747飞机由伦敦前往阿姆斯特丹,全程是用椰子油和棕榈油作燃料。报道称,他事后还高度评价海藻类等植物潜在的能量,并承诺投百万美元做新技术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