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易舱网 > 行业新闻

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重新定位

2011-12-20 10:44:45 By: 易舱网 - 在线订舱 尽在易舱 - Yicang.com
  10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历史的选择,它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从局部开放迈向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改革带动开放进入从开放促进改革的新阶段,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道路。
  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对外贸易和经济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水平也不断提升,中国以经济贸易规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完成了向经贸大国的转变。
  中国必须继续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结合国内改革与创新发展,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外贸结构优化升级。
  人们常说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表明“落后就要挨打”,同时它也证明了“封闭就会落后”。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封闭就会落后”可说是经济发展的一条规律。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得益于改革和开放。10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历史的选择,它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从局部开放迈向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改革带动开放进入从开放促进改革的新阶段,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道路。这10年,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10年,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与世界分享,实现共赢的10年,更是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重新定位,由参与到引领的过程。通过加入世贸组织,伴随着开放竞争、结构调整、观念转变、制度变革,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得到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一、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对外贸易和经济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水平也不断提升,中国以经济贸易规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入世10年来,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对外贸易和经济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入世10年来,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对外贸易和经济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水平也不断提升,中国以经济贸易规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完成了向经贸大国的转变,中国已从入世初期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贸易合作遍及世界,经济实力与日俱增,引起了世界各方更大的关注。中国全面履行诺言,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开放了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
  首先,对外贸易迅速扩大。货物贸易的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近3万亿美元,增长4.8倍,其中出口规模增长了4.9倍,进口规模增长了4.7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719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624亿美元,增长了4倍,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进口国和第四大服务出口国。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外贸商品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出口中工业制品占比由2001年的90.1%提高到2010年的94.8%,机械及运输设备占比从33.1%提高到49.5%。2010年,进口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比分别是2001年的1.9倍和2.1倍。
  其次,利用外资水平全面提升。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已由2001年的469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147亿美元,增幅达145%,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其中服务业吸收外资的比重已经逐步达到整个吸收外资的46%,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目的地,制造业吸引外资中的高技术产业占比达24%。10年来,中国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再次,对外投资加快发展。出于对入世后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中国开始走向世界,2001年对外直接投资流出70.92亿美元,比2000年22.39亿美元猛增217%,2003-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年均增长54.1%,2010年达590亿美元,为2003年的20.7倍,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英国。至2011年9月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3617.8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中国企业的足迹已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传统亚洲国家外,向非洲、拉美、欧洲和北美的投资也不断增加。对外投资方式也由单一的直接投资向跨国并购、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扩展。
  最后,经济实力和地位快速提高。10年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近3倍,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5%,中国在全球经济的排名迅速上升,由第9位跃升到了第2位。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续两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从2001年的1038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4481美元,增长近4倍,人民收入得到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二、在国际环境进入后危机时代和国内面临转变发展模式压力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对外经济将面临一些问题,急需谋变应对新的挑战
  入世10年,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经贸环境,通过对外开放促进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深入,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致使劳动力比较优势和已有的产业基础和潜力得到释放,增强了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中国的整体发展,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国际环境进入后危机时代和国内面临转变发展模式压力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对外经济将面临更多的问题,亟须谋变应对新的挑战。
  从国际上来看,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结构和格局面临大调整,经济秩序出现紊乱,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一是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屡遭滥用,贸易摩擦和产业冲突日益突出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二是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经济显现衰退迹象,失业高居不下,国民开始注重储蓄减少消费,市场需求相对萎缩,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三是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发展坎坷,世贸组织多哈回合久拖不决,对世贸组织期望减弱。在这种背景下,地区经济合作兴起。亚太地区成为世界大国经济和政治角力的焦点。美国在重返亚洲的口号下,积极与日韩、东盟加强经济合作和签署自由贸易协议,近期极力推崇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试图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的发展。中国是地处亚太地区的经济大国,必须谋划应对之策。四是世界共同问题如环保、气候、资源、反恐等问题出现,这些均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浓厚的阴影。
  三、传统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已不可持续,资源损耗过多、生态环境恶化、收入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问题已使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
  从国内来看,则更是隐忧重重。一是随着国内要素成本的增加和通货膨胀,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下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近期制造业的增长和出口明显下滑。二是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转变的进展缓慢。以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源使用为基础的经济增长,一方面是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另一方面收入分配中劳动的份额增长缓慢,区域差别扩大。由于要素成本的上升,这种发展模式已经不能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入世10年来,中国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左右,按照联合国标准已成为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诸多红利已渐消散,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要素价格正在上涨,中国传统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已不可持续,资源损耗过多、生态环境恶化、收入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问题已使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三是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国企业品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中国经济整体实力不合拍,如何提高自身在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等方面的软实力,从而切实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另外,创新能力的不足也集中反映了我国制度创新的严重滞后对技术创新的制约。四是贸易规模的扩张过于依赖加工贸易,外贸依存度明显偏高并有所强化。2001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38.5%,2006年达到64.9%,之后有所降低,但2010年仍达51%。中国主要从事简单的加工和制造,出口产品的档次及附加值低,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获取的分工利得非常有限。但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正在逐步显现,中国市场正从成本依赖型向内需拉动型过渡。为消除世界经济失衡和减少贸易摩擦,中国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市场以谋求出路。
  面对机遇和挑战,展望未来,中国必须继续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结合国内改革与创新发展,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外贸结构优化升级,逐步调整引资的步伐与方向,推进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分享到:

优势航线

友情链接: 物贸汇   /  搜航网   /  运哪去网   /  i跟踪   /  环球运费网   /  海管家   /  中国航运网   /  立刻网   /  货运宝   /  企博商学院   /  中国航贸网   /  我来运   /  九九物流网   /  第一工业网   /  物流巴巴   /  长风网   /  仓储物流   /  甲壳虫特种柜   /  航运城物流网
关于易舱    |     服务项目    |     广告合作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10 浙江易舱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1041800号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