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夏时报》报道,从1,000亿美元调整为1,500亿美元,中国商务部11月份更改了全年贸易顺差目标,但能不能最终实现,还要看最后一个月的情况。尽管如此,这和2010年全年顺差1,800亿美元相比已大幅下降。
虽然扩进口会议2011年没有召开,但相关工作却一直在做。财政部近日表示,2012年将再次下调730多种商品进口关税,扩进口工作正逐步进入“深水区”。多位受访专家一致认为,中国贸易顺差已逐年递减,而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12年。因此,此时再讨论贸易顺差已意义不大。“死盯着顺差数字甚至会导致我们做出一些采取压缩出口的昏招。”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截止到2011年11月,贸易顺差再次逼近商务部的预期目标。
“现在前11个月贸易顺差是1,300多亿美元,从12月份的表现来看,也就能增加一二百亿美元,2011年的贸易顺差应该在1,500亿美元左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主任李刚表示。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中国共录得贸易顺差1,384亿美元,同比收窄18.2%。受外需不振影响,11月份的贸易顺差从10月份的271亿美元跌至145.2亿美元。
实际上,从3,000亿美元的峰值开始,中国的外贸顺差连续叁年一路走低,其占GDP的比重也日渐缩小,特别是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所占比重已经低於国际公认所谓贸易平衡警戒线3%以内。“中国外贸自次贷危机以来,贸易顺差便已过了最高峰,趋势向下。”民生证券分析师郝大明说。
不过,在众多业内专家看来,2012年出口形势格外严峻,而控制顺差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出口,所以再讨论减顺差问题已毫无意义。
李刚也表示,“2012年美欧日的经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发达国家市场对其他国家市场的影响还很难判断,因此2012年中国外贸的增长有可能在10%上下,甚至有可能跌进个位数。”
瑞银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的预测更为悲观。他预计2012年中国出口将出现零增长,外贸顺差继续下降,实际净出口下跌将拉低GDP增速约1.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