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近修改了颇受争议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度。分析师和稀土行业高管表示,此举不太可能遏制这些关键化学元素价格近6个月的跌势,但可能会造成至关重要的中重稀土出现短缺。
中国商务部本周宣布了新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度,2012年的配额总量与之前两年持平。但新制度会根据生产企业的环保合规状况来向它们分配配额,此外还对配额进行了分类,分为轻稀土配额和中重稀土配额。
稀土是17种化学元素的总称,对于制造风力涡轮机、荧光灯、iPhone、军用雷达系统等各种产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稀土产量几乎占全球的100%。外界认为,中国对这些元素的控制已成为依赖中国稀土的日本和美国等国的一项国家安全担忧。
过去一年里,中国一直努力对稀土采矿和加工业务进行整合和清理,因为这些业务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举导致国际稀土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市场也担心供应会出现问题。中国政府关闭非法矿山、打击走私、降低国内稀土产量配额并强令一些加工企业停产进行技术升级。
分析师们表示,近期而言,修改后的出口配额制度不太可能阻止稀土价格的下跌。今年上半年,稀土价格曾经飞涨,而后便从7月份的高点下跌了30%至40%。由于经济状况不佳和物价高企导致终端用户需求日益恶化,再加上中国在不断出售存货,预计稀土价格会继续承压。
但业内高管表示,为中重稀土单独设置配额(中重稀土占配额总量的15%,轻稀土占85%)的做法最终将令这类稀土变得更加稀缺。轻稀土相对来说更为常见,是中重稀土生产过程的副产品;中重稀土则更为稀缺,对于某些专业技术用途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修改后的出口配额制度把因等待环保合规审批而处在配额待审核状态的出口商单列出来,此举反映出中国政府的环保努力。在迄今分配的2012年配额中,近三分之二预留给“待审核”企业,包括许多在华外资和合资稀土企业。分析师们预测,其中多数企业最终将会获批,但这一新举措向企业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促使它们去执行环保标准。
近几年,中国的出口配额制度已成为稀土进口国抱怨的焦点。布鲁塞尔、华盛顿和东京方面都对中国政府稳步削减出口配额的做法表达过抗议。中国拥有的垄断供应国地位,在2010年引起了尤其严重的关切。当时,在与日本发生一次外交争端后,中国政府貌似要暂停对日稀土出口。
但在过去一年里,由于需求恶化、价格高企,中国大部分出口配额并没有得到使用。2011年头11个月,中国稀土出口量不足全年配额的一半,说明今年全年的出口配额不可能用尽。
Neo Material Technologies公司在中国经营着稀土加工厂。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康斯坦丁?卡拉亚诺保洛斯预计,2012年中国出口的中重稀土会供不应求。他指出,新制度显示出中国对于“保护中重稀土资源”是认真的。
还有分析师称,随着中国稀土开采和加工企业根据新制度进行调整而影响到供应,在中国境外中重稀土会更难获得,某些最稀缺中重稀土元素的价格也会因此走高。
稀土行业咨询公司IMCOA的达德利?金斯诺斯表示:“新制度在操作层面的细节会使其很难执行。”
本周公布的第一批出口配额为24904吨。商务部表示,第一批配额约为2012年全年配额的80%。这意味着,如果所有出口商都能通过环保审批,到2012年年底时配额总量将为31130吨,比2011年增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