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为期两天的八国集团峰会在英国北爱尔兰西部厄恩湖落幕。作为本次峰会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欧盟和美国宣布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双边贸易协定”的谈判。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欧盟与美国将正式展开双边自贸协定谈判,这项协定预计将分别为欧盟和美国带来1190亿欧元(1欧元约合1.33美元)和950亿欧元贸易收入。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WTO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的大背景下,欧美双方对此次的谈判都相当重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刘明礼副研究员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多哈谈判陷于僵局,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缓慢。美国与欧洲在其中可作为的地方越来越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自身也有较强的贸易需求,因此美国在推动多边贸易谈判不利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选择开展双边贸易谈判。”
奥巴马称,美欧第一轮自贸谈判将于今年7月在华盛顿展开,并希望于2014年底之前完成谈判。
尽管美国总统对此次的谈判抱有乐观态度,但美欧之间是否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达成协定还是引起了外界的广泛质疑。
“美欧双方到2014年达成共识的可能性比较小。2014年是美国和欧洲的议会选举年,双方都希望在此完成这一谈判。但这难度很大。因为双方的自贸谈判涉及很多领域,一定会产生很多的分歧。双方会在细节上反复博弈,这会耗去大量的时间。所以双方如果真的达成协议,可能要到2015年。”刘明礼表示。
实际上,不光同美国存在分歧,欧盟内部就协定内容也很难达成一致。目前,法国坚决反对将“影音”产业列入谈判内容。法国外贸部长布里克说:“如果法国进一步向美国开放其文化和影音市场,法国的有关产业将面临生存危机,而且法国的文化企业也将因很难适应影音产业的技术革命而陷入困境。”
“此次欧盟内部就"影音"产业产生分歧可能还有另一个理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姚新超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影音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与所在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等一系列意识形态无法分割。美国拥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软实力很强。因此文化产业并不很适合被放入贸易谈判之中。法国等国家拥有自身的文化产业。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国家担心美国软实力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