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08年上半年的出口形势,从外贸进出口总额角度看,我国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这主要受进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但外贸进出口数量增速大幅回落,以及贸易顺差出现下降。随着我国可利用的国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及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减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增长速度可能面临一定程度的下降,我国外贸进出口或将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美国经济可能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同时,欧洲经济和日本经济等也不是很乐观。 所以境外需求的降低成为影响我国外贸发展增速的主因。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贸易保护主义,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大幅放缓,欧美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高筑贸易壁垒美欧遥相呼应。 实际上,经过长期高速增长,我国许多商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已经接近极限,难以继续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来保持高增长,只能使商品出口增长速度和需求增长速度保持一致。
全球经济减速已成定局,在相当程度上会抑制需求增长,甚至可能导致需求下降。近期国际能源原材料的疯狂飙升,已对需求产生了极大抑制,全球经济很难承受如此价格。随着价格的大幅攀升,国际投机力量内部分歧将日益扩大并可能激化。因此,从一定时期的均价来看,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一段时间后,将可能会逐步下降。
由此说来,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进出口贸易很可能会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期。结合价格涨跌状况预期,今年下半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可能会较上半年有所下降,增速可能在15%至20%之间。从2009年开始,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速将可能会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下滑,增速可能会在15%以下。贸易顺差可能保持在20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锦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