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需求下降,亦抑制亚洲出口增长。里昂证券亚太市场发表报告指出,里昂证券经季节调整的2月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1月的42.2上升到45.1,指数虽连续三个月上升,但仍低于50,表示当前仍处于萎缩期,并是连续第7个月萎缩。
采购库存指数扭转跌势
由于预期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可能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宣布提高福利支出来提升内需,而中央政府早前亦宣布了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刺激方案,里昂证券经济研究部主管斐思伟(Eric Fishwick)指出,PMI自去年11月创下40.9的新低点后,已连续三个月回升。今年2月,出口订单指数由1月的36.3上升到39.5,而生产指数则由39.7升到43.9。就业指数更出现7个月以来首次升幅,由45上升到46.6。采购库存指数亦遏制住自去年10月以来的连续跌势,从上月的40.2升至42.8。
专家料上半年难见增长
里昂指出,PMI连续第三个月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亦反映内地制造业正缓缓由低谷回升,经济率先复苏的可能性正在进一步增加,但数据仍显疲弱。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贝哲民(Ben Simpfendorfer)认为,PMI在今年上半年越过50关口的机会很微。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早前指,因外部环境仍在进一步恶化,不认为中国经济会在第一季见底。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素帕猜(Supachai Panitchpakdi)亦称,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至少1%,亚洲国家的出口可能下降30%至40%,与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一样。
华宝信托宏观经济分析师聂文指出,PMI连续几个月稳步上扬,主要由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春节后大部分开工,对原来比较低迷的重工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原来的高价库存也在逐步的消化过程中,相关的生产也呈不断增加的态势。但他亦指出,民间投资受外围环境影响仍处于观望状态,最乐观的看法是经济若在上半年完成筑底,则下半年可开始复苏。
民间投资仍处观望状态
不过,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则于早前的研究报告中估计,中国政府可能正在讨论一项8至10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经济计划,若数字被正式确定,则中国可轻而易举地实现8%的增长目标。而全国人大及政协会议将于本周内开幕,全球亦关注中央是否会出台进一步救经济措施。[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