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中国已经为铁矿石判破裂做好准备。分析师表示,打破三大矿商在铁矿石谈判中的垄断地位,建立一个更有深度以及更加开放的铁矿石定价市场可能更符合中国的利益。
6月10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宣布,已与日本新日铁和韩国浦项达成2009年铁矿石价格协议,在08年长期协议价格的基础上,粉矿价格下降28.2%。此前力拓宣布已经与日本、韩国钢厂达成铁矿石降价32.95%协议。作为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超过70%的中国,则已经明确表示不接受力拓与日本钢厂的首发价格。
而6月5日,力拓宣布与必和必拓建立铁矿石合资公司,根据一些投资银行测算,该合资企业2009年的铁矿石产量约为3.25亿吨,将超过巴西淡水河谷成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商。该合资企业也将占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75%。
面对铁矿石谈判的不利情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表示,中国拒绝接受日本首发价,铁矿石谈判中方不会让步。而且中国已经为谈判破裂做好准备,中国钢厂宁可减产以应对。
谈判双方中,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而另一方则是高度垄断的供给方。谈判双方都有资格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建立一个双方认同的新定价体系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这种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和公平,能够反映供给和需求关系。对中国而言,建立一个有远期价格以及现货价格的定价透明市场来取代一年一度的谈判会更好。
将现货价格与远期价格相结合,对钢铁厂商还是对矿石企业来说,可以通过提前签订合同方式锁定价格和利润。尽管这个市场推出后能否成功仍是一个疑问。但是采取这种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将是一个很好尝试。一个价格单靠几个行业巨头来决定还是有些让人觉得有些神秘。
中铝入股力拓失败有一个教训,就是目前一些国家仍然对中国的崛起充满疑虑,有些国家不相信中国的收购会给双方带来利益。在此情况下,采用双方能够接受的标准将会成为可行的办法。中国应该向世界表明,自己是开放市场的捍卫者。
中国之所以不放弃传统的年度铁矿石定价基准,其最大顾虑在于未来能否保证获得铁矿石资源的稳定供应。近年来,中国从国际市场采购的铁矿石越来越多,未来这一需求还将继续增长。不过,
建立价格透明的定价体系与长期供应稳定并不矛盾。通过对远期价格的提前锁定将符合供求双方的共同利益。
同时,目前中国在进行铁矿石谈判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每到谈判季节,贸易商都会猜测一年一度的长协矿价格,在价格确定前,容易造成囤积现货矿的行为。这种囤积行为也会加剧铁矿石谈判的难度。如果采用市场化的价格将会减缓这种局面。
整体来看,铁矿石谈判定价模式已经面临考验,推动定价机制由年度价格谈判向自由透明定价的转变将会成为突破铁矿石谈判困境的一种尝试。[世华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