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易舱网 > 海运知识

在俄华商能否走出“灰色清关”

2009-07-28 17:00:39 By: 易舱网 - 在线订舱 尽在易舱 - Yicang.com

  今年6月底,俄罗斯以整顿走私货品为名,宣布暂时关闭当地最大的零售批发市场——切尔基佐夫斯基集装箱大市场。给在该市场经营多年的数万名华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也是继去年9月11日查扣的价值20亿美元的中国货后,俄罗斯又一重大行动。去年9月11日,俄总检察院以走私货品和商品不符合规定为由,对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采取了强制行动,查扣6000个集装箱,重量约10万吨,价值约20亿美元,涉及国内2000多家企业。而这次,到目前为至已有一万多个货柜被封,其中八九成都是温州的鞋袜。据初步统计,21亿美元货物中有15亿是浙江商人的。温州商人上报的损失超过8亿美元,浦江商人、诸暨商人、台州商人各有超过1亿美元的损失。

  之所以俄方屡次对在俄华商的物品进行查封,源起一个“灰色清关”。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日用品匮乏,急需从中国进口大量便宜货。但碍于海关清关手续烦琐,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这类公司通常由俄罗斯人合法注册,向在俄华商提供“包机保税”的一站式清关服务。清关公司在接受中国民间商人委托后,与海关官员联手,将整架飞机的货物以包裹托运的形式清关。之所以称其为灰色清关,是因为这类清关公司的清关方式阴暗重重,表面上是为中国民间商人提供简化的货物清关服务,实际上清关公司并不能向在俄华商提供任何税务单据证明。他们通常以‘高税低报’的手段,勾结海关官员,以低于法定关税水平的价钱将货物运入俄罗斯市场。最终,在俄华商不但需要付给清关公司一笔不菲的清关费用,收到的货物还是没有完税证明的‘黑货’,随时面临被俄税务警察没收的窘迫。“灰色清关”这个毒瘤已伴生并持续到今天。

  这也许是一个契机,让中国商人可以痛定思痛,重新走一条中俄贸易的合法大道。另外,今年6月,中俄签署了建立中俄海关合作分委会的议定书,这标志着中俄海关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规范贸易秩序,优化通关环境,提高贸易效率已成为两国海关合作的当务之急。

  
分享到:

优势航线

友情链接: 物贸汇   /  搜航网   /  运哪去网   /  i跟踪   /  环球运费网   /  海管家   /  中国航运网   /  立刻网   /  货运宝   /  企博商学院   /  中国航贸网   /  我来运   /  九九物流网   /  第一工业网   /  物流巴巴   /  长风网   /  仓储物流   /  甲壳虫特种柜   /  航运城物流网
关于易舱    |     服务项目    |     广告合作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10 浙江易舱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1041800号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