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中国钢铁企业与澳大利亚FMG公司就2009年度中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价格达成一致。其中粉矿降价35.02%,这一降幅低于中方早前希望的40%,但高于日韩达成的33%。这是年度铁矿石谈判“第一单”,也是旷日持久的铁矿石谈判终于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中国此次并未跟随日澳首发价,而是选择另起灶台,与FMG达成了协议,这也是中国钢铁企业在全球铁矿石谈判中首次达成“中国价格”。
在此次达成的协议中,与FMG达成的价格对FMG向中国出口的所有铁矿石有效,不分现货矿与协议矿。这意味着中钢协此前着力推广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体系出现雏形。另外,中国与FMG达成的合同有效期从今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为期半年,打破了以往一年一约的定价方式。
不过,FMG方面与中国达成的协议还有附加条件,即FMG将在9月30日以前从中国获得55亿~60亿美元的融资。而且中钢协还保证,2010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将以FMG为优先谈判对象。很显然,在三大矿商久攻不下的情况下,中钢协选择了FMG这家新兴矿石公司作为突破口。
作为澳大利亚第三大矿石生产商,FMG现在年产能设计每年4500万吨,而且其98%的产量都出口到中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几乎没有客户,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想说服其他矿山接受这一降幅和价格难度很大。按铁矿石国际谈判惯例,一般是先与三大巨头之一达成协议价格,尔后其他中小铁矿石企业自动跟进,而不是倒过来。因此,中钢协仍将不得不面对力拓、必和必拓这些老对手们,继续艰难地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