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国际海事组织着手开展的有关国际航行船舶能源效率强制措施的研究显示,实施国际海事组织出台的有关措施能够明显地减少船舶温室气体(GHG)的排放,尤其是加强能源效率管理后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将显著减少。
研究表明,到2020年,通过减排措施将使得全球有年平均减少约1.515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约3.3亿吨。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将使船舶燃油消耗显著降低,从而为航运企业大大减少燃料成本支出奠定基础。
此项有关评估国际海事组织强制国际航行船舶能源效率措施的研究,为了赶在即将于2011年11月28日至2011年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取得成果,于周一(11月14日)正式展开。
国际海事组织将向大会报告2011年7月新进由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通过的国际航行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强制技术和实施措施。国际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有关防止船舶污染大气的规定中新增了一个有关船舶能源效率的章节。这一规定将适用于所有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并预计将在2013年1月1日正式生效。
这一新章节使得新船能源效率设计指标(EEDI)具有强制效力,大体上要求新船的设计必须更为节能增效(从而因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一规则具有非说明性:一旦要求的能源效率水平达到,船舶设计者和建造者能够有权使用最经济的方法来改造每一条特定船舶。
新规还使得适用于所有船艇的船舶能源效率管理计划(SEEMP)具有强制效力。这一计划被用于解决一艘船舶如何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有许多提高能效的途径——例如最佳航速、最佳气候航线和船壳维护保养等,而一揽子船舶提高能效的方法往往取决于不同的船型、货物、航线以及其他有关因素。新规定使得特定船舶计划具有强制效力,因此鼓励航运企业系统地审查其自身实践情况并找出最佳平衡情况。
在所有的关键发现中,报告(由劳氏船级社(LR)和挪威船级社(DNV)共同撰写)指出:
1.到2020年,所有船舶经EEDI和SEEMP规范后,年平均二氧化碳减排量将达到1.515亿吨,而到2030年,这一减排量将阿道3.3亿吨。
2.与往常一样,二氧化碳年平均减排量和燃油消耗量在2020年和2030间将达到13%—23%。
3.尽管需要更深层次的评估论证船舶能源效率和更精细化的技术以及最新的实践之后才能确定,但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将显著降低燃油消耗量,并使得航运企业的成本也随之明显下降。
4.预计到2050年时,基于EEDI和SEEMP规范的二氧化碳减排中,根据SEEMP要比根据EEDI能更早地实现减排目标,因为根据EEDI产生的效果只能基于在老旧、低效的吨位被更新高效的吨位替代后才能显现。
5.经测算通过EEDI和SEEMP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将使得全球船队大大节约能源消耗,大约在2020年能够每年节约500亿美元燃油支出而到了2030年则将达到2000亿美元;但考虑到2020年已经切换为低硫燃油的情况,燃油成本价格必然也会有所上升。
6.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现行规范实施的EEDI的强制应用,将为船公司认识到节能减排行动的重要性提供流程框架。这将显著提高人们的意识程度并且如果实施得当,那么还将积极地改变人们的文化认识程度。
7.调查显示,船舶流体力学和主机的优化改造将带来大约10%的节能减排效应而不会造成任何船舶建造成本的上升。
国际海事组织这一规则的产生意味着国际航运界前所未有的强制能源效率措施的诞生,且这一诞生也伴随着国际海事人的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这项工作目前正进展到基于市场的手段,正在审查政府和观察组织递交的不同建议。
基于市场的手段的有关工作将在2012年继续展开。此类措施将对温室气体减排标示价格,因此也能为航运企业提供一个经济激励来投资购买更为节能环保的船舶和技术,并更为高效能地使用和运作船舶,从而形成一种逐步冲销增长的其他方面的船舶排放量的机制。此外,这些措施还可以募集基金以供使用,例如为建设发展中国家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的项目提供资金援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