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截止2011年10月底,浙江省水运运力达到了2,033.41万载重吨,比2010年底净增1,000万载重吨,位居沿海省市首位。其中,海运船舶为3,609艘,运力1,691.53万载重吨,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内河运输船舶17,070艘,运力为341.88万载重吨。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郑黎明说,沿海万吨以上船舶运力规模达到1,228.8万载重吨,平均吨位达到2.66万载重吨,平均船龄5.6年。特别是沿海乾散货船舶运力突破1,000万吨,占全国沿海乾散货运输市场总运力的四分之一,超过中海、中远、外运长航叁大央企沿海乾散货运力的总和。
据郑黎明介绍,大型化、专业化是沿海地区未来的水运发展方向。目前,浙江省在大型船舶尤其是万吨以上船舶的运力规模上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万吨以上沿海乾散货船舶运力位居全国第一,超过了第二、第三位的总和。
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距长、对土地需求少、能源消耗少、运输成本低等优势,浙江省是个资源小省,水运业的发展将对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运输保障。
郑黎明说,浙江省水路货物运输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分别占37.1%和76.95%,承担了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随着水路运输能力的不断增强必将为浙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战略保障。
郑黎明还表示,2,000万载重吨所创造的价值不但表现为其由运输所创造的价值,还表现为其对相关的金融、保险、咨询、交易、代理等行业的发展和劳动就业产生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以船舶交易为例,浙江的水运运力快速发展保证了该省船舶交易额全国第一,且优势明显,也决定了该省发布的船舶交易指数在国内具有最丰富的数据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