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为数约20艘海港作业的香港趸船,近期成为非洲安哥拉外贸口岸──罗安达港(LUANDA)的“宠儿”,成为该港有史以来海上中流作业的主要装卸运输工具,并将港式独特的运输模式移植至西非海岸。
据本地海港作业运输的航商表示,自07年以来,内地浙江的中资买家,透过香港的中介商与本地从事海港作业并拥有货柜趸船的船主联系,购入首批载重2000至4000吨的二手趸船和一批配套的拖轮,买家购入该批运输工具,是将之远运去西非安哥拉罗安达港,以便在该港海湾内发展港式的中流作业,以纾缓罗安达港日渐而难以解决的挤塞问题。
20艘大趸船售往西非
本报记者从多位出售趸船的船主得悉,中资买家先后三次在港收购趸船与拖轮,总数约20艘大型趸船和5至6艘大马力的拖轮。然后再用散货船运往西非,而中资买家挑选的趸船质量要求也亦愈来愈高,特别看中4000载重吨,投产2、3年的趸船,认为机件新,操作便利、设施先进。据一位郭姓船主称,这些先进趸船多数在内地珠三角洲地区小型船厂制造,技术要求与规格完全符合本港中流作业所需,每船至少可装载四至五百标箱,并配吊重40吨的吊机,新船造价一艘逾千万港元。他拒绝透露买价,但表示成交价合理。
适合港口基建不足装卸
据了解,安哥拉盛产石油,海上、陆地蕴藏石油储量在125亿桶。近年,中国的石油企业已到该国协助开采,大量基建项目动工兴建,物资源源不断运到港口,由于码头设施与管理落后,装卸作业远远追不上需要,导致港口出现严重挤塞,不少到港的船舶须在锚地等候个把月时间,造成经济上不少损失。
本地船主认为,港式中流作业具有多种特色与优点,特别适合港口基建不足情况下的短期装卸需要,有多、快、好、省的功能,趸船与拖轮可以解决一部分挤塞的难题。
展航船运负责人蔡剑雷则表示,本地中流作业近数年一直呈现萎缩,除了有邻近港口争夺内河货源因素外,大码头分流一部分中流作业的货源,令海港作业的趸船、拖轮有过剩的现象。他指出,处于目前航运业低潮时间,有中资买家肯收购二手趸船,不失为一条出路,减少运力浪费,船主及时回收资金,蓄势待发。
据港口发展局的货柜吞吐量统计数字显示,由04年至08年的近五年来,本港包括中流作业在内的葵青区码头之外的货柜吞吐量是年均750万箱,但表现是跌势不止,平均净跌箱量在42.6万箱,年均跌幅在5.4%。[大公网]
您还可以点击查询更多易舱网从宁波/上海到世界各地的海空运价格
如果您是货代/船公司用户:
免费加入“易舱联盟”,更多网上营销机会,订舱分享佣金。
如果您已成功加入“易舱联盟”,想要独揽航线运价发布权:
免费加入“庄家联盟”,航线运价自行发布,网上轻松揽货,订舱分享佣金。
如果您是货主/进出口企业用户:
免费加入“发货人俱乐部”,享受最优海空运价格,旺季舱位优先保证,订舱分享佣金。
您还可以:
• 快速查询港口/机场三字代码
• 了解我们的行业现在正发生什么
• 查询您可能不知道的行业知识
• 还可以进入我们的社区跟我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