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伦敦10月19日消息,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的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一触及两个月高点,市场对大型海岬型船只的需求帮助推动涨势。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一上涨1.39%,或38点,至2,766点,为连续第三日攀升,且为自8月17日以来最高水准。
该指数为用以衡量初级商品如铁矿石、水泥、煤炭、化肥及农产品等运价的一个主要指标。
经纪商称,大西洋沿岸强劲的租船需求以及活跃的运费衍生品交易推动市场人气,另外,该人气帮助提振海岬型船只运费。
SSY Consultancy and Research的主管Derek Langston称,“海岬型市场人气开始改变,市场信心增强。”
“上行的走势表明需求变得强劲,近期信心重返市场。”
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的干散货运价指数在6月3日触及逾八个月高点,达到4,291点,但此后一直不稳定。
近几个月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主导运费市场,并对运价指数的走势产生影响。
中国对铁矿石和煤炭的需求近日回升,尽管市场仍担忧今年剩余时间这种强劲的进口趋势是否能够持续下去。
中国第二大钢厂的一高层人士上周表示,中国钢铁企业将在明年结束亏损的状态,此前一直因供应过剩而令价格承压。
Cantor Fitzgerald在谈到中国钢材产能可能获得削减时指出,“干散货市场可能面临巨大的下行风险,因船东受到需求前景下降和新船供应加速的双重压力。”
波罗的海海岬型船运价指数 (Baltic Capesize Index)周一上涨2.51%,亦为连续第三日上涨。
海岬型船只周一平均盈利为42,020美元,仍较今年6月的峰值下降超过54%。
分析师表示,对2010年新船数量增加将损及市场的忧虑升温,尽管有迹象显示一些船只取消和延迟。
近几周二手船只价格持续下降,因新船不断增加。[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