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瓦锡兰柴油机制造公司(Wartsila)日前在赫尔辛基发表声明,计划将船用螺旋桨和辅助主机生产线迁往中国,逐步将船用设备生产基地由欧洲撤出,更贴近全球造船中心的亚洲市场。受全球海运业低潮打击,该公司去年船用主机新单量大减,可藉著生产线迁往安排,裁减1400名员工。
全球造船工业重心早已向亚洲转移,以新船交付量计算,韩国已蝉联全球第一造船国称号多年,而伦敦克拉克森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在09年的新船订单总量达349.2万修正吨(CGT),占全球新船订单总量的44.4%,历史性首次超过韩国,更能吸引国际船舶设备生产商进驻设厂。
瓦锡兰行政总裁约翰森表示,世界形势在顷刻中改变,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航运中心,而且仍在不断成长中。他认为,假如瓦锡兰将部分生产线迁往中国,能更贴近全球造船中心的亚洲市场。
螺旋桨加工技术精湛
声明称,该公司计划将需要精湛技术的大部分螺旋桨和辅机生产线转往中国,而目前上述两种部件分别在荷兰的德雷恩和兹沃勒的生产地厂房将会关闭。此外,其它迁往中国的亦包括现设于芬兰瓦萨的船用配件生产线。而受生产地安排影响,瓦锡兰裁减1400个职位中,570个来自荷兰,占当地员工人数约四成,其余职位则来自全球各地。
主机新单大幅减少
该公司早前与中船重工在浙江成立合资公司,07年再大幅扩充,配备充足的生产力。约翰森指出,全球海运市场在去年持续低迷,瓦锡兰在期内接获的船用主机新单大幅减少,而业内竞争越见激烈,公司要适时调整生产的步伐,才可提升本身的竞争力,在紧缩的市场中找到生存的空间。声明称,藉著今次生产线迁往安排,可望节省8000万至9000万欧元,而研发活动基地则仍留在欧洲。
瓦锡兰的主要竞争对手MAN已于07年与江苏安泰动力机械合作,在靖江投资生产船用低速柴油机,首批由民营企业生产的MAN低速船用柴油机已于去年9月下线。MAN Diesel低速主机部门高级副总裁格洛伊恩早前在奥格斯堡表示,从事中国内河和沿海贸易的船舶能为船用柴油机制造商带来庞大商机,在远洋货船发动机订单大幅减少下,中国对发动机的需求,能弥补新单干涸和客户撤单的损失。[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