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某企业向杭州海关下属金华海关申报出口一批棉制帽子。细心的海关关员在审核这份报关单时,发现重重疑点:首先,根据以往经验,出口一整个集装箱的帽子,往往是品牌商品,而这次整柜出口的棉制帽子却没有申报任何品牌,且申报出口数量多达14万余件;其次,申报单价明显偏低,目的国又是风险系统中提示的某一风险国。审单关员判断其极有可能存在侵权行为,立即对该票报关单下达了风险布控指令。当货物运抵金华海关设在东阳的监管场地后,现场关员根据金华海关发出的风险布控指令,对货物实施了开箱查验。果然,从集装箱中发现了未向海关申报有关知识产权状况的“Adidas”、“Nike”、“Puma”帽子共计16万顶。经上述品牌权利人确认,这批帽子均为侵权商品。
杭州海关之所以能够从数百份报关单中发现并锁定上述可疑报关单,最终识破不法分子的侵权行为,得益于有着查验“定位器”功能的海关风险管理系统。应用该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海关关员可对全国各口岸已查获的进出口侵权商品、侵权企业情况进行归类、整理,方便地为侵权商品、企业建立起一套包含出口口岸、通关模式、港口航线、包装运输、申报方式等多项指标在内的、可识别的“档案”,进而形成风险企业、商品“资料库”。应用“资料库”,系统可对进出口货物的申报品名、规格型号、申报总价、出口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中筛选出需要查验的高风险商品和企业,并通过“风险信息专栏”这一载体,将有价值的业务风险信息、预警提示、处置指引等分类发布,有针对性地作用于前台,提示相关部门实施风险信息处置。
运用风险管理系统,“捕捉”到可疑目标进行风险布控、查验,已经成为杭州海关发现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一大“法宝”。杭州海关风险管理处负责人这样评价风险管理系统在海关日常查验中的作用,“风险管理,帮助海关实现了严密监管和高效运作的有机结合,在堵截侵权行为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合法企业的通关效率。”
近年来,杭州海关加大了对进出境货物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利用风险管理手段,对重点进出境货物开展布控查验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至今,杭州海关通过风险布控共查处知识产权案件123起,案值1310万,没收侵权货物物品316.5万件,罚款近200万。查处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涉及路易威登、耐克、阿迪达斯、飞利浦、索尼、古驰、迪奥、FIFA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以及鹅牌、永久、三环等一批国内驰名商标。(俞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