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关昨日消息称,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封关运作首月共接受进口申报3211票,出口申报10786票,进出口总值7.3亿美元。其中,出口4.6亿美元,进口2.7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出口4.7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64.4%。
在大窑湾保税港区海关监控中心,一排排的电脑和视频监控设备格外抢眼。据了解,大连海关在监管过程中加强了海关科技信息化研究,先后开发了“集装箱号跟踪系统”和“地磅称重数据分析系统”,并采用集中监控机制,通过设立“保税港区海关监控中心”,将现场风险分析、选择查验、巡察、视频监控和船舶管理等业务集于一体,大大提升了海关信息化水平和监管效能。
在金海路上新建的保税港区海关卡口,为港区周边的十几家集装箱场站货物进出方便而设置的10个通道依次排开,上面设有集装箱号识别、电子车牌识别、电子地磅、视频监控、可视对讲等装置。据大窑湾海关保税港筹备处科长陈鸿华介绍,这样的智能卡口在保税港区内共有5处,全部实行无人值守智能化作业。大窑湾保税港区仓储企业实行进出境报备制无纸通关作业,进境入区货物可以“先提货入区、后电子报备”,只需30秒,就可以完成全部信息采集和业务指令处理,集装箱车辆通过海关卡口仅需5秒-6秒。 [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