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葫芦岛海关申报进口的首批货物在大连大窑湾口岸办理了放行手续,这是大连海关与沈阳海关启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以来的首票通关货物。
负责在大窑湾海关办理报关业务的报关员刘鑫说:“以前为内地企业在口岸海关办理进出口手续,或是在口岸报关,或是办理转关,手续都比较复杂。现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开通后,程序简化了,不仅节省了时间,还降低了企业的通关费用。”
据了解,为了让内地企业的进出口货物在口岸海关通得更快,大连海关与沈阳、长春、哈尔滨、满洲里等东北地区海关开通了区域通关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符合海关规定条件的内地企业进出口实现了跨关区申报:即企业可以在属地海关办理申报、接单手续,在口岸海关办理验放手续。该模式让内地进出口货物在口岸海关做到无滞留,不仅通关手续方便了,也将大大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目前,已有35家东北地区A类企业适用东北五关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
口岸海关的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地区进出口货物的流通速度,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服务东北经济发展,大连海关先后推出了支持东北振兴的22条措施、“十项便捷通关措施”、“24小时预约通关”、“‘5+1’工作制”、“快速转关”、“上门验放”等一系列便利措施,竭力为东北地区的进出口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中国海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