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滨海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一票申报品名为DTY涤纶低弹丝的货物顺利地从上海洋山港出口,运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批重48.24吨的涤纶低弹丝的出口之旅并非始于洋山港,而是离公司较近的嘉兴港。“现在油价不断升高,运费跟着也往上涨。海关的同志告诉我们可以尝试从嘉兴港转港出口,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方便了不说,还能省不少运费。”该公司出口部的赵亮笑着说。
滨海石化对运费的“烦恼”是近来浙江很多外贸企业都感到头疼的事儿。11月6日,国际原油价格升至创纪录的每桶96.69美元,而2005年大约每桶50美元,两年时间将近涨了一倍。国际油价一路飙升直接导致海运费的增加。进入10月,上海至迪拜的集装箱海运价格已上涨到一个小柜1500元,而两个月前还只要900元。“很多企业跟我们抱怨运费的上涨,省内广大的纺织品出口企业都感到压力增大,一些塑料、化纤小工厂甚至因此关闭了生产线。”杭州海关监管通关处副处长陈辉说,“如果能够通过港港联动、区港联动模式改革,将干线港功能向内陆港和内陆物流中心(无水港)延伸,利用运费较低的水路运输来替代公路运输,就能大幅缓解运费上扬带给企业的压力。”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杭州海关新近推出了“环嘉兴港大通关系统”,把“出海口”搬到了离外贸企业更近的内陆港,把港区服务移到了企业的家门口。
笔者从杭州海关了解到,“环嘉兴港大通关系统”是该关10月底自主开发成功的。该系统的运行,能实现关区内海关的转关无纸化、货物港区放行电子化、物流动态信息掌控全程化,充分发挥港口向内陆的物流辐射效能,构筑了海港口岸与内陆地区的网络新通道。这也是该关联合浙江电子口岸共同开发的“浙江海陆大通关平台”的第一个应用项目,将有效提高区域整体通关效率。
目前,“环嘉兴港大通关系统”正在绍兴和嘉兴地区试运行。对出口货物采用“属地报关、验放、施封,口岸验封、上船”的通关模式后,绍兴的外贸企业只需承担从绍兴到嘉兴乍浦港的内陆费用。与以通过公路运输到上海外高桥港区相比,运费明显降低。“据估算,一个40尺集装箱的运输成本可降低1000元。”绍兴海关通关监管科工作人员表示。[中国海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