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全国首个文明锚地——舟山沈家门马峙文明锚地创建活动顺利启动。此次创建活动由舟山沈家门海事处、舟山市普陀区文明办、舟山海事局指挥中心、舟山港引航站、舟山港务局总调度室等5家单位牵头,联合5家管理部门和8家船企单位共同开展。马峙文明锚地创建活动旨在通过锚地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力争使马峙锚地的通航环境得到改善,锚泊秩序不断优化,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整体形象明显改观,运行效率逐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应对恶劣天气和海上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满意度明显改善,从而不断提升舟山沈家门港口和口岸的社会形象,积极主动迎接大桥经济的到来。
马峙锚地位于舟山沈家门,是我国著名的国际锚地、外轮联检和过驳锚地,是外国籍船舶和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进入舟山港区的重要待泊联检锚地,也是大型修理船舶主要清洗舱作业场所,还是台风期、冬季大风期中外船舶防台避风的优良港湾,具有国际性、多功能性、高风险性及通航复杂性等特点。随着近年来舟山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马峙锚地船泊数迅猛增加,现日平均船舶锚泊数为60艘,日最大锚泊数为150艘,外轮进出络绎不绝,已成为舟山一个重要的对外窗口。[ 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