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5日举办“珠三角机场发展(穗港篇)研讨会”,到场的学者、官员在讨论香港航空业与珠三角之间关系等问题时,各抒己见,观点及立场鲜明,表示三通对香港物流业以及整体经济好坏参半,部分与会人士更坦言香港机场第3条跑道发展刻不容缓,否则香港国际机场的运力将在2015年或以前饱和,可能危及本港作为物流枢纽的中转港地位。
在场的香港中文大学学者罗祥国、中山大学教授郑天祥观点及立场不尽相同,言谈之间偶然擦出火花。据罗祥国表示,去年年底中文大学曾进行研究,发现若客量每年增长5%,香港机场的运力在2015年或以前便会饱和,他希望香港尽早落实第3条跑道的相关工程。据他介绍,其它国家与地区的机场为扩建新跑道,跟附近的原居民讨价还价长达十数年,而东涌目前已有数万人居住,立法会审批第3条跑道的拨款亦需时间,希望有关当局当机立断,及早兴建第3条跑道。
然而,来自广州中山大学的郑天祥却持相反意见,他认为香港机场与其兴建第3条跑道,不如收购珠海机场,或者参股广州或深圳机场,并表示这些机场的跑道可起第3条跑道的功用。在场的一位听众随后发言,质疑他以其它机场代替香港建第3条跑道的可行性,表示来港旅客若发现着陆后的地方不是香港,而且还得转乘其它交通工具过境来港,可能出现负面情绪。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作为当日的主礼嘉宾,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在今年第4季开始研究第3条跑道,若有该跑道,每小时的飞机升降量可达100架次。她又指出,两岸直航对珠三角机场的业务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其实亦是一种挑战与机遇。 香港民航处处长罗崇文在研讨会上介绍,民航处为适应航空增长的要求,利用全面及有系统的规则,改善空域的管理,解决空域的限制。他们从2004年开始,成立工作组,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及澳门民航局联系,并审议通过《珠江三角洲空中交通管理规划与实施》方案。[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