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珠海航展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庆伟透露,300余名中国顶尖工程师正汇集在上海,进行关键技术论证和方案设计,有关国产大飞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国产大飞机6至8年后有望飞上蓝天。张庆伟表示,中国的大飞机将能超过现在行业表现最佳的波音737和空巴320。“飞机行业不同于汽车,最高档次和普通轿车可以并存,一定要造出最好的飞机才能在市场立足,”他说,现在中国制造大飞机的实力还很弱,但是如果中国未来生产的大飞机比现役的飞机还差,竞争就是一句空话。
目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汇集了47家单位的300余名工程师,在上海进行国产大飞机的关键技术论证和方案设计,经过四个月的努力,初定了大飞机总体组型和基本方案,正在征求有关航空公司的意见,预计年底将会确定大飞机的整体方案。据了解,中国制造的首架大飞机将选定在150座,这一类型的飞机占全球七至八成的市场占有率,中国的大飞机将从这一机型切入市场。为此,国产大飞机在环保方面要达到国际标准,噪音比目前有关机型低十分贝,并且能做到低油耗。
张庆伟表示,鼓励国内外采购商联合研制,优先考虑在中国有研发的产业队伍,不过目前公司内部还未确定与外方合作的层级。“我们也将借鉴空巴的做法,比如发动机指定两家生产商,而不会形成一家柯断的局面”。
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五日在珠海航展国际会议中心签署了双方加强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上海建设国家级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并共同投资组建商用航空发动机项目公司。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商定,双方将按照国家有关民机产业及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民机产业的规划布局,在上海临港开发区建设上海国家级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一期规划用地5平方公里,未来将吸引国内外航空企业进驻发展。
根据协议,双方还将共同投资组建商用航空发动机项目公司,以航空发动机研发中心和装试基地为先导,尽快建立研发、总装、试验、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适航取证等研制体系,进而带动机电、环控及材料等民机配套产业发展并向基地集聚。其中,研发中心拟选址上海闵行紫竹地区,总装基地拟选址上海临港重装备产业区。[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