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是常州市全力打造的五大产业之一,也是该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协鑫光伏、新誉风能、卓润风能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初具规模,并已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常州海关以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积极响应国家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政策,本着“重点扶持,主动服务”的工作思路,采取一系列优化监管服务措施,积极扶持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常州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常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保利协鑫全资控股的高纯多晶硅切片生产企业,一期项目达产后将形成300MW/年的硅片生产能力,公司二期600MW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将达6.3亿美元。
近期,该公司一期进口的88台总价值6331万瑞士法郎的梅耶博格高速切片机陆续到港,需转关申报进口。常州海关得知这一情况后,提前准备,在设备进口环节采取了一系列便捷通关措施,做到了“零障碍”通关。针对首批空运设备超大、超重的包装特点,常州海关积极同浦东机场海关协调,特事特办,及时为企业解决了箱式监管车装运困难的问题,避免了货物在机场滞留产生高昂的仓储费用。常州海关还在场站提供24小时进出区服务,随时接受企业预约加班,保证了设备以最快速度运抵工厂。在常州海关的帮助下,首批15台空运进口的设备已经开始在工厂安装调试。
近年来,常州海关积极关注常州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成立新能源产业税收政策服务小组、通关服务小组,在项目成立之初就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积极宣传海关税收政策和通关政策,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
常州市新能源项目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多从上海等外口岸进口,出口产品也大部分在外口岸报关。对此,常州海关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分类通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空运直转、预归类、预审价、担保验放等便捷优惠通关措施,加强与上海外港、吴淞、洋山和浦东机场的沟通协调,大大节约了企业进出口时间和通关成本。2009年以来已经为常州地区新能源企业办理了价值1.5亿美元的进口业务和9.6亿美元的出口业务,使企业真正感受到在家门口报关的方便与快捷。
常州海关还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减免税优惠政策,加快项目备案和减免税设备审批速度,简化审批手续,引导和帮助广大新能源企业用好用足减免税政策。截至2010年4月,常州海关已累计为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华盛天龙等新能源企业减免税收超过5亿元,涉及设备价值4亿美元,极大地推动了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