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1至4月,重庆长江水运进出口货物平均海关作业时间1.11小时,同比下降25.5%,环比下降9.8%。
长江黄金水道历来是重庆进出口货物的主要通道,每年均有90%以上货物通过长江进出口。今年以来,重庆海关多举措优化海关监管与服务,有效加快了长江水运的通关速度。重庆主动加强与上海、武汉海关等沿海、沿江海关协调配合,完善了上海、武汉、重庆叁地现场对中转换装集装箱的监管办法,有效解决了重庆企业出口异常回执问题,1至4月,水运口岸出口异常回执报关单同比减少31.3%;完善、细化现场报关单删改、暂时进出口、担保、区域外监管查验、舱单修改等主要业务审批作业程序,提高审批作业速度;积极推进关区内“多点报关,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和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区域通关模式,实现了“接单─征税─放行”一体化,在提升通关效率的同时,极大地节省了企业通关成本。
“通得快”更要“管得住”,为此,重庆海关通过建立进出口风险商品数据库、定期开展风险商品数据分析、多部门多渠道实施风险分析评估,有效保证了低风险货物的快速验放,高风险货物的重点查验。1至4月,重庆海关对水运口岸布控率7.1%,同比提高70.9%,布控有效率36.1%,同比增长24.8%。
水运口岸的通关速度的提升,有力推动了进出口物流的增长。统计显示,1至4月,重庆海关驻港口办事处累计受理进出口报关单20,450份,同比增长40.2%,验放进出口货物20.12亿美元,增长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