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共有2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数量居全国之首。而就是这21个海关“特区”,去年共实现进出口额166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的49%。海关“特区”,已经成为促进江苏外贸增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龙头。
昆山出口加工区是江苏21家海关“特区”龙头作用的缩影。今年6月30日,昆山出口加工区通过10部委联合验收,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去年,该区完成进出口417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22%,占昆山全部出口的73%;在它的拉动下,昆山全市出口增长5.4%,出口额占江苏全省的20.5%。同时,该区内IT产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产业集聚效应,辐射面涵盖苏、浙、沪三省市,带动了周边地区2000多家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条完成的IT产业链条。
特殊监管区“特”在哪里?据海关专业人士的解读,形态不同、政策功能也有所差异,但主要是免税、保税、退税等方面的优惠。
南京海关关长李多宽介绍,南京海关积极改革特殊监管区管理模式,弥补了外需的萎缩。“这就相当于区内企业国内采购、内销的‘孵化器’。”纬创集团进出口处处长梁世昌测算,新模式下,从国内采购每批零部件的物流时间能减少7天,每个货柜至少节约100美元的费用。
同时,南京海关还延伸保税物流功能,将原来单一的保税加工拓展至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研发、检测、维修、售后服务及部分国际贸易功能,推动区内制造企业将原属于生产环节的服务功能分离,实现再增值。
“各类海关特区已经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大平台,尤其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起到了催化甚至引领作用。”李多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