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厦门海关隶属的高崎机场海关报关大厅内,只见通关科关员刘鹭鹭将报关行递进的报关单上的条形码一刷,“嘀”一声,电脑跳出“低风险快速放行”,刘鹭鹭随即签字盖章,将报关单交还企业。“这么快?”报关员张慧莉有些不敢相信。整个通关过程,不到1分钟。“按照进口分类通关作业模式,这票货物经过计算机风险判别,属于低风险,所以可以直接放行。”厦门高崎机场海关郭献德关长介绍说。
厦门海关于2010年8月4日启动了进口货物分类通关改革,成为国内第一批启动该项改革的海关。据介绍,分类通关模式即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货物实施不同的作业模式,对低风险货物予以快速放行,对高风险货物实施重点审核,通过分类处置,避免“平均用力”,从而提高整体的通关效率。高崎机场海关启动进口分类通关改革半年来,被判定为“低风险”而享受快速通关的报关单占74%,进口平均通关时间缩短近4小时,整体通关效率提升幅度近15%。
据了解,此前,厦门海关已在全关区启动了出口货物分类通关改革,目前出口分类通关范围已覆盖厦门关区内所有海运、空运出口业务现场。2010年全关区纳入出口分类通关改革的报关单共152.5万票,其中76%的报关单被予以较快放行,关区出口24小时放行率达到99.93%。